集企公司滨河庄园:初冬种养忙 多元创效多

   2021-12-15 中国钢铁新闻网宋玉铮297
核心提示:本报记者 李巍 通讯员 李铁琴   大雪节气已至,冬日的北方天朗气清,张宣高科集企公司滨河庄园马不停蹄地开启了繁忙的冬种冬收,奏响了企业转型发展、多元创效的蓬勃乐章。   蔬菜种植大丰收   “节气不等人,丰收了更不能放松。”在集企公司滨河庄园,职工梁万军和工友们一边加固蔬菜大棚一边认真地说,“趁着这几天阳光还好,赶紧做好准备,地都翻了,施了肥,点了种,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保暖补水。”   实际上,
本报记者 李巍 通讯员 李铁琴   大雪节气已至,冬日的北方天朗气清,张宣高科集企公司滨河庄园马不停蹄地开启了繁忙的冬种冬收,奏响了企业转型发展、多元创效的蓬勃乐章。   蔬菜种植大丰收   “节气不等人,丰收了更不能放松。”在集企公司滨河庄园,职工梁万军和工友们一边加固蔬菜大棚一边认真地说,“趁着这几天阳光还好,赶紧做好准备,地都翻了,施了肥,点了种,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保暖补水。”   实际上,该公司刚刚经历了秋季大丰收,3万斤西红柿、黄瓜、尖椒等应季蔬菜和2万斤油麦菜、蒿子秆等错季蔬菜陆续上市,绿色无公害,口碑好,销路不愁,可以卖个好价钱。“一年来,从整地修棚开始,收入与投入持平,没赔钱,我们信心大增!”梁万军讲道。在企业转型升级的大形势下,梁万军和转岗的工友们在2020年入冬前接手了蔬菜大棚,白手起家、自力更生,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凡事亲力亲为,错过了播种期,就撒了耐寒、抗病性强的改良种子,边整边种、边种边学,把12个大棚打理得井井有条,为今年的种植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8月份,该公司与秦皇岛一家专业西红柿育苗基地联营,大力种植纯天然、口感好、价格高的西红柿,通过每棵植株留下6穂果的方法,实现了坐果多、果实饱满的预期,平均每日上市200斤,远销一线城市,收益颇丰。   比起这些蔬菜的丰收,梁万军更欣慰的是积攒了经验。“这才摸着点土地、种子的门道,来年更要大丰收!”望着棚里一行行刚冒头的绿芽,梁万军对工友们信心满满地讲道。   科学养殖再创效   滨河庄园另一个正蓬勃开展着的项目是猪、羊养殖,负责人李伟经过多年历练,将养殖场培育成了集抓崽、成活、育肥、出栏于一体的产业模式。“市场大幅波动,我们就提高养殖科技含量,积极应对挑战……”两年前,肉价上涨,李伟带着同事们趁机赚了个盆满钵满,但随后市场调控,价格大跌,一度造成了企业资金紧张,过山车般的市场变化给李伟敲响了警钟。   面对变化莫测的市场,李伟带领职工在提高规模化养殖科技含量上下功夫,一面加紧资金回笼,一面调整养殖策略。该养殖场缩减活猪养殖头数,引进大白条、野猪二代新品种,建造新猪舍,加大防疫消毒力度,逐步实现良性过渡。同时,该养殖场针对羊肉市场稳中有变的现状,增加“熊猫羊”养殖数量,并逐步替代本土羊品种;根据羊只不同情况自行搭配饲料、草料,科学喂养;分龄、分群、分性别圈养,保证成年羊健康成长、顺利出栏;引进种羊、独立繁殖,增设生产育婴舍,提高自养份额,不断提高自产幼崽成活率……依靠科学技术的有力指导,李伟带领着团队抢抓市场机遇,在夹缝中求得生存,每月保证最少出栏30只羊,创效能力稳步提高。   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草料卸车入库,3万斤储备玉米也得以妥善保存,为怀孕的“羊妈妈”清扫产房、做好生产准备,为新启用的猪圈加装塑料膜……李伟带领职工正有条不紊地经营着养殖场。   《中国冶金报》(2021年12月15日  08版八版)

 

免责声明: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为了传递信息,我们转载部分内容,尊重原作者的版权。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头条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20210259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