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地质云及数字煤矿地质保障系统研发与应用

   2021-10-24 中煤地质报社187
核心提示:一、研究背景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我们对煤炭的注意力不要分散。”煤炭依然是我国主体能源,“煤炭革命”不是“革煤炭的命”,绿色开采是“煤炭革命”的必然要求。绿色煤炭地质保障技术开发成为煤炭地质工作的根本方向。从“互联网+”到“智能+”,

一、研究背景

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我们对煤炭的注意力不要分散。”煤炭依然是我国主体能源,“煤炭革命”不是“革煤炭的命”,绿色开采是“煤炭革命”的必然要求。绿色煤炭地质保障技术开发成为煤炭地质工作的根本方向。

从“互联网+”到“智能+”,煤矿生产从传统模式到数字矿山再到智慧矿山,转型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通过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技术推动新时期智慧煤矿建设成为必然趋势。

陕煤地质煤炭地质云服务平台

二、关键技术及创新点

(一)关键技术

1.煤炭地质云(CGC)服务技术

2.煤矿绿色开采地质保障GIS协同管理技术

3.精细动态煤矿三维地质模型建模技术

4.采煤保水智能分区预测技术

5.地质环境承载能力智能分区预测技术

(二)创新点

1.全国首个“互联网+煤炭地质”云服务平台

2. 率先研发煤矿地质保障信息系统

3. 建立精细动态三维地质模型,实现矿山透明化

4.首次实现了“煤—水—环”地质系统分区智能化预测

5.煤矿安全状况动态诊断

“一张图”协同服务结构

三、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系统架构

(一)研究内容

1.云服务管理平台

2.云服务应用支撑平台

3.煤矿地质云数据标准的研究

4.系列化煤炭地质云应用系统研发与集成

5.基于地质云平台的煤矿生产业务系统

6.煤炭地质云移动端(App)

7.煤矿地质危险源预警

8.三维动态地质模型研究

(二)技术路线

1.根据矿井地质资料多源性的特点,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模式识别、数据库等多学科的融合,建立矿井多元地质信息集成系统。

2.以云计算、物联网、数据挖掘技术为支撑,结合综合自动化、在线监测数据,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各类信息进行展示、分析,挖掘历史数据中的隐藏信息,诊断现势安全状态,预测未来安全形势,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动态诊断和辅助决策。

(三)系统架构

总体架构:遵循云平台的技术体系,采用虚拟化、弹性化、服务化的设计思想,基于时空信息数据库的数据模型,按照“四层”云平台架构体系进行设计。

逻辑架构:逻辑架构分为四层,从下至上分别为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软件即服务(SaaS)、客户端(Client)。

四、技术实用性及效益

(一)技术实用性

开启“互联网+煤炭地质”工作模式,推动煤炭地质行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精细三维地质模型技术支撑精准开采,提高煤炭企业生产管理水平和智慧化进程。

(二)经济效益

陕西省郭家河煤业有限责任公司:2017—2018年,减少在计算机数据库方面的投入520余万元;精确预报了1307工作面的煤层缺失区域,减少掘进405米,节约成本324万元;降低煤矿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同比节约煤矿地质灾害治理费用380余万元,煤炭增产新增销售额6217万元。

陕西小保当矿业有限公司:有效减少煤矿在水害预防、煤炭数据及监测监控数据存储、数据分析、综合业务应用平台建设方面的投入400余万元;平台采用“一张图”设计理念,为煤矿回采、掘进数据实时更新、巷道写实、保水采煤分析、地测管理、水害防治、储量管理、煤质管理、人员定位、工业视屏、安全监测、危险源识别与预测等方面提供较为可靠的数据支撑,提高了矿井安全生产率,2019年节约煤矿地质灾害治理费用2200余万元,煤炭增产新增销售额1385万余元。

陕西永陇能源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崔木煤矿:2017—2018年,减少煤矿在煤炭数据存储、数据分析、综合业务应用平台建设等方面的投入780余万元;为煤矿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提供较为可靠的数据支持,明显减少煤矿地质灾害的发生频次与强度,提高了矿井安全生产和施工效率;与往年相比,节约煤矿地质灾害治理费用1850余万元,煤炭增产新增销售额4000余万元,共获得经济效益6630余万元。

(三)社会效益

1.研究了连接煤炭地质勘查与矿井地质保障工作的有效技术途径,挖掘煤田地质勘查内涵,变固化的地质成果为不断进化的地质成果。

2.推动煤炭地质服务于煤炭安全绿色、高效智能开采。地质勘查技术向着精细化、精准化、精密化的“量化地质”方向进步,必将推动煤炭地质保障技术向“智慧地质”“透明矿山”“智慧勘探”方向的技术进步。

3.该项目研究实现了矿井安全高效地质保障技术的新突破,在煤田地质行业的转型发展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五、推广价值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双明认为,该成果作为全国首个“互联网+煤炭地质”云服务平台,实现了煤炭地质及相关信息的采集、汇聚、存储、分析处理与展示;基于面向服务架构(SOA),建立了统一的煤炭地质云数据体系,研发了多源、异构空间数据引擎;采用符合国际标准的地理空间数据共享接口,建立了煤炭地质“一张图”工作模式,实现了煤炭资源勘查和煤矿开采信息融合与共享,开创了“互联网+煤炭地质”的全新时代。

陕西省煤炭工业协会会长朱周岐认为,该成果让煤炭地质插上“云”的翅膀,转变了传统勘查和煤炭资源管理的理念, 标志着我国煤炭地质工作模式开始转型升级,是煤炭生产与勘查历史的一个里程碑。

六、知识产权及奖项

取得软件著作权11项;发表论文23篇。

“煤炭地质云及数字煤矿地质保障系统研发与应用”被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遴选为“2019年全国智慧企业建设创新实践案例”,被中共陕西省委网信办评为“2020数字陕西建设优秀成果和最佳实践案例(产业互联网类)”;“基于煤炭地质云的煤矿地质信息集成与融合”荣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学会“2020年度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三等奖”。

免责声明: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为了传递信息,我们转载部分内容,尊重原作者的版权。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头条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20210259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