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发中保护煤炭工业遗产

   2021-05-24 中国能源网李鹿428
核心提示:煤炭工业遗产丰富。在几十年的发展中,高耸的井架、小火车既把煤从井下源源不断地运出来,又成为历史的见证者,讲述着曾经发生过的故 事。在已公布的4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中,多个煤炭厂区、遗产群入选。 一座井架如果不使用,不保护,可能很快就在风雨的作用下毁坏了。不消几年,这些遗产就慢慢消失,一代人的记忆也随之消失,到时再想保护,为时已晚。 开发是最好的保护。一些煤炭企业充分利用这些工业遗产资源,建设了博物馆

煤炭工业遗产丰富。在几十年的发展中,高耸的井架、小火车既把煤从井下源源不断地运出来,又成为历史的见证者,讲述着曾经发生过的故

事。在已公布的4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中,多个煤炭厂区、遗产群入选。

一座井架如果不使用,不保护,可能很快就在风雨的作用下毁坏了。不消几年,这些遗产就慢慢消失,一代人的记忆也随之消失,到时再想保护,为时已晚。

开发是最好的保护。一些煤炭企业充分利用这些工业遗产资源,建设了博物馆、国家矿山公园,开发了旅游线路 (详见今日三版),不仅保护

了工业遗产,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但同时,煤炭工业遗迹开发资金投入大、运营收入低“、叫好不叫座”等问题又让一些企业在开发时犹豫了起来,多数煤炭工业遗产就在沉睡中,真的成了“遗迹”。

要想让本企业的工业遗产“活”起来,就要明确定位,提前规划,充分考虑已有遗产区位条件、对大众的吸引力等,灵活选择适合的开发方式。其他企业的有益尝试只能是参考,不能看着小火车游在矿区火了,就不顾实际情况,一股脑都是小火车游。煤炭工业遗产开发不一定要把目标定为成为全国网红景点,每年吸引上百万次游客,有时候成为当地的历史博物馆也是不错的选择。比如有的老矿位于小城市,整座城市的居民大都与煤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企业就可以当地人为目标受众,利用这些工业遗迹,多讲述一些当地以及普通人的故事,让工业遗产不仅是煤矿,还是当地人的文化财富。

免责声明: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为了传递信息,我们转载部分内容,尊重原作者的版权。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头条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20210259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