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詹纯新: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要进一步本土化

   2022-03-11 中国联合钢铁网369
核心提示: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应该如何将自身优势转化为与“一带一路”各国的务实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3月10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三场“委员通道”采访活动上,全国政协委员、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在回答提问时表示,“一带一路”倡议给中国装备制造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企业要进一步本土化,尊重当地的规则,深入和当地的文化融合,实现合

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应该如何将自身优势转化为与“一带一路”各国的务实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月10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三场“委员通道”采访活动上,全国政协委员、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在回答提问时表示,“一带一路”倡议给中国装备制造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企业要进一步本土化,尊重当地的规则,深入和当地的文化融合,实现合作共赢。

詹纯新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繁荣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也为企业合作共赢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参与企业,詹纯新分享了中联重科近年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成绩、做法和体会。

“我们在‘一带一路’沿线打造了多个研发制造基地和贸易平台,我们的产品覆盖了沿线87个国家和地区。”詹纯新介绍,这些产品在当地为各种工程服务,有的是水电、核电、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工程,有的是商业、文化类的标志性工程。比如,孟加拉国的梦想之桥、斯里兰卡的南亚第一高楼、埃及的非洲第一高楼等等。

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中联重科以本土化经营创造了共赢局面,受到了海外各界的赞赏。

詹纯新介绍,中联重科先后并购了6家海外企业。并购过程中,公司既讲包容又讲规则,既讲责任又讲效益,既讲相对独立又讲管理的统一。按照这个原则,中联重科对并购的企业,没有裁员,没有更替管理团队,甚至没有派管理者。但是,大到企业的战略预算,小到文具纸张的成本,都纳入了中联重科管理体系中,运行有序、规范。目前,这些被并购的企业发展良好。

“2021年海外疫情严重,但是我们并购的主要企业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0%。它们为当地解决就业、增加税收,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工商界的高度认同。这体现了共商、共建、共享。”詹纯新说。

结合中联重科的实践经验,詹纯新表示,“我们认识到,中国装备制造业要将自己的优势转化为与各国的务实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要进一步本土化,尊重当地的规则,深入和当地的文化融合,共同面向未来。”

免责声明: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为了传递信息,我们转载部分内容,尊重原作者的版权。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头条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20210259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