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台竖井掘进机“金沙江1号”投入使用,实现采矿“打井不下井”

   2020-11-17 科技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北国网,中国铁建综合3810
核心提示:据中国煤炭科工最新消息,由其所属北京中煤自主研发、天地奔牛参与制造的国内首台竖井掘进机“金沙江1号”,日前在云南以礼河四级电站复建工程现场始发,成功投入使用。中国煤炭科工介绍,竖井井筒作为地下工程的“咽喉”,施工难度大、


据中国煤炭科工最新消息,由其所属北京中煤自主研发、天地奔牛参与制造的国内首台竖井掘进机“金沙江1号”,日前在云南以礼河四级电站复建工程现场始发,成功投入使用。


国内首台竖井掘进机“金沙江1号”投入使用,实现采矿“打井不下井”


中国煤炭科工介绍,竖井井筒作为地下工程的“咽喉”,施工难度大、周期长、安全风险高。现阶段普遍采用的钻爆法施工,钻孔、出矸等工序需要大量人工长期井下作业,劳动强度大,环境污染严重,容易发生坍塌、坠物和机械伤害事故。而以机械破岩取代爆破破岩,将人员从恶劣的施工环境中解脱出来,形成新的机械破岩凿井装备及工艺,直至实现凿井装备的高端智能化,是矿山竖井掘进技术的发展方向。竖井掘进机即该类型装备及工艺的典型代表。但长期以来,该领域的关键技术和装备主要掌握在国外少数公司手中。


为此,中国煤科北京中煤依托国家863计划,综合运用破岩、材料、机械、电气、液压、测控、数字控制等多学科理论,结合多年井筒掘进施工经验,历经十年艰苦攻关,成功研发出了“金沙江1号”竖井掘进机及配套机械破岩工艺系统,可完全实现机械破岩钻进,打破了该领域国外装备垄断和技术壁垒。


在此基础上,中国煤科近年来针对刀具、工艺、工程示范等又设立重点项目,深化研究,不断将装备推向煤矿、金属矿山、非金属矿山等,做到打井不下井、建井智能化。


延伸阅读:


中国首台救援掘进机“天和一号”通过验收


由中交天和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中国首台救援掘进机--“天和一号”日前成功通过了国家应急管理部组织的专家验收。


据介绍,该装备后期将列入国家应急救援装备名录,进入全面推广及应用阶段,改写目前山岭隧道、矿洞坍塌等事故救援大都采用人工施救或是传统机械挖掘等方式的历史,让此类救援变得更加精准、高效、快速、安全。


专家组指出,此前世界上还没有有效的井下(隧道)救援装备,国家对隧道救援装备研发非常重视,中交天和利用盾构原理及技术研制的“天和一号”救援掘进机,国内外未见相同的设计和制造,在应急救援掘进技术方向,可以说是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前景十分广阔。


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及地下工程施工、山岭隧道坍塌、矿洞坍塌等造成人员困阻,由于埋深大、空间小等原因,原有的一般救援装备难以在72小时黄金救援时间内实施救援,且次生事故及传统的大型救援装备会造被救人员的二次伤害,并危及施救人员的安全。


中交天和依据快速、安全、高效救援的原则,研制的“天和一号”救援掘进机重量55吨、利用货车就可运输至事故现场,最大破岩能力达200兆帕,油缸推力达240吨、救援掘软土进速度可达5米/小时、排土可达12立方米/小时、总推进深度可达50米、单节筒体2米,自行走速度达10-12米/分钟、爬坡角度达15度,可以快速到救援面,并能在复杂地质环境中展开救援。


“天和一号”采用的复合刀盘旋转设计,让刀具可对废墟中的各种可能的物体进行振捣、切割,并将切下的混凝土、钢筋、木材、岩石等碎块排到螺旋输送机内运出掘进机;采用的可伸缩复合刀盘设计可以保证在掘进到预定位置时,快速抽出内套筒和刀盘,短时间内形成逃生通道,通道内径达800毫米,被救援人员可通过该通道逃生或救援人员通过该通道进入事故发生现场展开救援;采用的多功能螺旋叶片型钻杆设计能实现长距离大扭矩传输,保证刀盘开挖面的快速切削,快速将渣土输出;考虑到灾害现场地质复杂,存在碎石、破碎带,易发生二次坍塌等因素,为保证管道支护安全,“天和一号”救援掘进机采用钢管套顶推装置设计,确保在破碎带、砂卵石地层的安全、精准顶推;采用的远距离控制系统设计,可让该装备自行走到事故坍塌面,操作人员可在安全区内开展事故救援;采用的折臂吊机构可实现在狭小空间内展开救援操作,折臂吊机吊装360度无死角,吊装范围3—7米、吊装重量达5吨。


国内首台竖井掘进机“金沙江1号”投入使用,实现采矿“打井不下井”


此前“天和一号”救援掘进机在软土、建筑废墟、复合地层、硬岩等不同的地质环境中进行了多次模拟救援试验,并均取得成功。


全断面煤矿巷道高效掘进机将带来新的技术革命


近日,在山东新巨龙中煤五建项目部,方大集团北方重工与山东新巨龙公司以及中煤五建集团召开三方会议,就新巨龙TBM岩巷掘进机200m试掘进验收进行磋商,经过三方相关人员深入讨论,针对设备部分遗留问题达成一致意见,顺利完成该设备200m试掘进最终验收,并现场签收验收证书。


混改后的北方重工着眼提升我国重大核心装备制造能力,确定了“行业深耕把握市场趋势、技术进步驱动成套开发、装备成套延伸工程承包、成套发展推动单机订货”的全产业链成套开发流程,全面加大成套项目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着力打通全产业链条,注重全生命周期服务,将目光放大到为整条生产线的全部设备供货或EPC项目总承包,实现由单机设备提供商向成线设备、成套工程、系统服务提供商的转型升级,稳步向系统工程、服务和技术方案提供商的目标迈进。


除此之外,通过整合技术、市场、品牌和人才,还形成了全断面隧道掘进装备、中厚板、带钢精整剪切装备、铝镁等有色金属轧制精整装备、露天煤矿采运排装备、超高压页岩气压裂装备、混凝土预制构件装备、垃圾焚烧发电处理装备、矿渣粉磨装备、废钢破碎装备成套能力,市场竞争力显着增强。北方重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现场试机成功的EQC6330全断面掘进机,实现了我国煤矿岩巷大直径、大埋深、复杂地层掘进施工的全新突破,掘进效率有望提升5到7倍,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全断面煤矿巷道高效掘进机在煤矿开采领域的推广和应用,将会给全国的煤炭企业带来新的技术革命,同时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产业利润,将会成为整个煤炭施工领域的下一个发展方向。


在山东新巨龙TBM岩巷掘进机的这次验收中,客户对北方重工混改后发生的变化给予高度赞赏,对北方重工技术服务人员的专业、高效以及解决问题的速度都给予称赞,双方表达了进一步加深合作的意愿。


中国铁建掘进机生产实现本土化全覆盖


9月14日,长春当地制造的首台盾构机在长春铁建重工有限公司成功下线,标志着中国铁建在我国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七大地理区域,均实现掘进机本土化生产,建立了可覆盖全国的掘进机制造及销售网络,大大节省了运输成本,为客户创造更高的价值。


该设备刀盘直径6.48米,长近90米,重500余吨,将在今年10月应用到长春轨道交通6号线的建设中。针对工程及地质难点,设备增加了刀盘开口,采用重型轴承,对刀具和刀座进行了抗冲击设计,对刀盘和螺旋输送机叶片进行了超耐磨处理,能够有效解决粘性地层刀盘结泥饼,地层稳定性差、沉降控制难,砂层、岩层对刀盘磨损性强等难题,为项目成功贯通保驾护航。


为积极响应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家政策,长春装备制造产业开发区联合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16年筹建长春铁建重工有限公司,2019年3月7日公司正式成立,落户长春市宽城区。长春铁建重工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具备掘进机研发、设计、制造、服务的能力。


长沙基地由铁建重工投资50亿元建设,占地面积1000亩,形成以钻爆法隧道施工高端智能装备、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和盾构再制造装备为主,集研发、制造、服务、再制造于一体的高端地下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铁建重工新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铁建重工创新战略发展、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创建的一个“立足新疆、面向西北、幅射中亚”的生产加工基地。


广州市轨道交通18号和22号线总投资约436亿元,是目前国内投资额最大的地铁项目,也是广州市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单个招标项目。铁建重工在广州当地建立合作项目公司,利用模块化+本地化生产,节省运输成本的同时,满足客户定制化的需求。


铁建重工南通公司以全断面隧道掘进机(盾构/TBM)为核心产品,预埋槽道、地下管廊设备、海绵城市设备等其他产品并行的高端地下装备制造基地,更好地服务南通及华东城市建设,全面助力南通进入“地铁新时代”。


国内首台竖井掘进机“金沙江1号”投入使用,实现采矿“打井不下井”


中国铁建在成都、包头、大连、洛阳等地都有装备制造生产基地,在及时满足地方基础建设需求的同时,辐射周边地区,真正实现掘进产品“当地造、附近造”。

免责声明: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为了传递信息,我们转载部分内容,尊重原作者的版权。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20210259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