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成岩标本观察与描述(三)

   2020-06-21 79940
核心提示:矿物成份的观察,一般要借助于放大镜,在光线明亮的地方,运用已学过的矿物学知识, 观察矿物的颜色、晶体、解理、双晶、光泽、断口特征和硬度等,以及矿物的自形程度、绝对粒度大小等矿物颗粒的结构特征。
(四)矿物成份及其百分含量
矿物成份的观察,一般要借助于放大镜,在光线明亮的地方,运用已学过的矿物学知识, 观察矿物的颜色、晶体、解理、双晶、光泽、断口特征和硬度等,以及矿物的自形程度、绝对粒度大小等矿物颗粒的结构特征。观察时要考虑矿物的共生组合规律,抓住有特征指示意义的矿物,如橄榄石、石英、霞石、白榴石等。
对于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的岩石,要分主要矿物、次要矿物和副矿物分别描述,尤其是前二者,主要矿物,次要矿物的区分,不只要考虑到矿物的百分含量,而且要考虑到矿物在分类命名的作用和意义。副矿物因含量太少,颗粒小而不好观察。因为副矿物多为金属矿物及其他非硅酸盐矿物,在颜色光泽上有特征,如磁铁矿、钛铁矿、黄铜矿、黄铁矿等具金属色和金属光泽,榍石在中性岩至酸性岩中常见,为特征的褐黄色,金刚光泽、信封状晶体,仔细观察标本,可以发现,而锆石、磷灰石等副矿物因多为无色,故很不容易观察出来。 对于斑状和似斑状结构的矿物成份,分斑晶和基质描述之。因前者的基质多为隐晶质、
玻璃质、半晶质等,矿物成份的描述以斑晶为主,描述其含量,矿物成份、大小、自形程度以及矿物的光学性质、力学性质等。似斑状结构的基质则可按各成份含量大小顺序分别描述之。
百分含量的估计对于初学者往往不易估计准确,但这是岩石命名的主要依据之一,常用方法有如下三种:
1、目估法:是最常用、最简单的方法。有经验的地质人员估计的百分含量,误差可以小于 5%。估计时,要选择有代表性的部位,先估计整个岩石中浅色矿物和暗色矿物的比例,然后再细分暗色矿物各种属和浅色矿物的各属的相对含量。特别要注意的是:初学者对颗粒偏细的岩石,往往将暗色矿物含量估计过高,因此,在估计时应有意识地加以克服。
2、直线法:在手标本上选一较平的、有代表的部位做几条直线分别统计各矿物占直线总长的百分比,折合成矿物体积百分比。
3、网格法:又称面积法,常用野外露头的测量。选择岩石新鲜而又平整部位画上网格(对一般粗粒岩石,平整面不小于 30cm2,每一小格为 0.5cm2),统计各 矿物分别占网格总面积的百分比,此百分比即为矿物的百分含量。 

免责声明: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为了传递信息,我们转载部分内容,尊重原作者的版权。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20210259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