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领先的981钻井平台勘探神器

   2020-07-14 370

根据香港《南华早报》8月4日报道称,中国科学家已经研发出一种“薄膜”,能够使钻头深入海床下数千米处而不受损害或阻塞。它将很快被用于“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上。该报称,这项最新突破将为中国在南海的油气勘探带来帮助。
  报道援引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刘志宏研究员的话说,“钻探深度越深,温度就越接近零度。当沉积岩与钻头在如此低的温度下在水中相互作用时,会产生大量泥浆,可能损害甚至让钻头破损”。刘志宏的团队研发出聚合物来解决这个问题。《环球时报》在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网站查询发现,这是三种深水钻井液(俗称泥浆)添加剂,分别为页岩抑制剂,低分子量钻屑包被剂和高效防泥包润滑剂。
  《南华早报》称,中国并不是首个碰到深海钻探问题的国家,全球许多公司研发了各种各样的化学物,为钻探提供支持。中国的钻井平台也一直在使用。

但近年来,政治因素和成本上升让中国希望找到自己的解决方案。由于南海争端不断升级,有人担心外国制裁可能会切断钻探材料的供应。刘志宏说:“如果没有保护材料,油气钻探将不得不停下来。”即使不会遭制裁,材料的进口成本也非常高,每吨价格高达10万美元,而每次钻探通常至少需要200吨 。
  据报道,中国科学家花5年时间将电脑模型中的新材料转化为工厂大规模生产,成本不足目前市场价格的一半 。新材料已成功在南海流花油田等成功应用20余口井,将很快在“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上取代外国产品。

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网站在发布这一消息时评论说,“该项技术打破了国外同类产品的垄断地位,为加快我国南海的资源勘探开发贡献了力量 ”。

免责声明: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为了传递信息,我们转载部分内容,尊重原作者的版权。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20210259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