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微波的应用

   2020-07-10 350

常用灭菌法 一些基本概念:无菌:物体或一定介质中无任何活的微生物。灭菌:应用物理或化学等方法将物体上或介质中所有微生物授课及其芽胞全部杀死。消毒:以物理或化学等方法杀灭物体上或介质中的病原微生物。防腐:用物理或化学等方法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亦称抑菌。 一、物理灭菌法:(一)热力灭菌法:1、干热灭菌法: 是利用火焰或干热空气进行灭菌,大多用于用具及器皿等。 2、湿热灭菌法:(1)热压灭菌法:用饱和水蒸汽排尽空气后,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进行灭菌。水蒸汽压力与温度对应如下: 20.594(kpa)-105.7℃,34.3233-108.8℃,41.1879-110.3℃,68.6466-115.5℃,75.1121-116.8℃,96.1052-120.2℃…… (2)流通蒸汽灭菌法和煮沸灭菌法:100℃,适用于不耐高温的药剂。 (3)低温间歇灭菌法:80℃加热1小时,20~25℃下放置24小时,连续操作三次以上,适用于不耐热药剂,灭菌效果差,须加防腐剂。(二)过滤灭菌法:1、垂熔玻璃滤器:国际标准为P250~P2,滤过粒子由大到小。P2可滤除大肠杆菌及葡萄球菌。 2、微孔滤膜:我国为醋酸纤维素酯滤膜,或硝酸纤维素酯与醋酸纤维素酯的混合纤维素酯滤膜。特性:耐120℃30分钟灭菌;无脱屑;不耐碱;不耐有机溶剂;易燃。孔径 5.0mm用于注射液初滤,0.8mm用于精滤,0.45mm可滤去大多数细菌,0.15mm可滤去热原。(三)紫外线灭菌法:波长200~300nm,易穿透洁净的水和空气,用于空气和物体表面灭菌。紫外线灯有效使用期一般为3000小时。 紫外线照射时间对微生物杀灭率见表: 照射时间(小时)  杀 灭 率 (%)   伤寒杆菌  大肠杆菌  金色葡萄球菌  酵 母 菌  0.5  33  33.5  30.6  19.9  1.0  42  43  41  35.6  1.5  65  58  59  43.8  2.0  86  80  82  69.5  2.5  100  95.5  96.3  80  3.0     100  100  90.6  4.0           99  5.0           100 (四)微波灭菌法:为300~3000兆赫的电磁波。水可强烈吸收微波,使极性分子转动摩擦而产热。能穿透物质较深部,灭菌效果好。有望用于注射液的灭菌。(五)辐射灭菌法:又称电离辐射,是用g-射线或b-射线照射杀菌。前者由钴-60或铯-137发出,穿透力强;后者由电子加速器产生,带电荷,穿透力弱,灭菌效果差。对于辐射,无芽胞菌比有芽胞菌敏感得多;无芽胞菌中革兰氏阴性菌比阳性菌敏感;而病毒敏感性很差。此外,辐射能引起一些药物pH值、含量、活性等改变,某些制品不宜选用。 二、化学灭菌法:一般以喷洒(雾)、蒸发等方法进行灭菌。(一)环氧乙烷:无色醚样臭味气体,沸点10.8℃,沸点以下为无色透明液体,比重0.882,溶于水。扩散穿透能力强,属广谱杀菌剂。用于对热敏感的药物、塑料、橡胶、皮革制品、皮料、纸张以及小型玻璃器皿等的灭菌。(二)过氧乙酸: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醋酸臭和味,易挥发,有腐蚀性。易溶于水、乙醇、乙醚、醋酸。可缓慢分解,急剧分解时会爆炸。但40%以下的溶液则不会。本品广谱、高效、速效,毒性低,0.5%溶液用于空气(喷雾30ml/m3)、器械和皮肤消毒,临用前配制。(三)其它:1、苯酚(石炭酸):3~5%地面、墙壁喷撒。 2、甲酚皂溶液(来苏尔):5~100%地面、墙壁喷撒。 3、甲醛溶液(福尔马林):20ml/m3加热蒸发,6~12小时。 4、乳酸:1ml/m3加热蒸发0.5~1小时。 5、苯扎溴铵:1/1000~1/2000溶液喷撒地面、墙壁。 6、丙二醇:1ml/m3加热蒸发。 三、空气洁净技术:可保证产品纯度,提高成品率。(一)洁净室一般标准:如下表: 生产区分类  洁净级别(级)  ≥0.5?m粒子(个/升)  菌落数  分类举例 一般生产区           无洁净度要求的生产、辅助车间 控制区  100,000或 300,000  35,000     片剂、胶囊等:粉碎、配料……、分装、包衣原料药精、烘、包,粉针扎盖等   100,000  ≤

免责声明: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为了传递信息,我们转载部分内容,尊重原作者的版权。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