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更新!多位一体破解河道污染难题

   2020-07-10 1610

在城市快速发展历程中,早期的工业产业的影响,导致目前产生的城市内河污染问题突出,为了整治城市河道富营养化及黑臭现象,发展城市河道文化,治理城市内河是目前城市发展中的重要组件之一。

在城市发展中,城区内河污染现象日益严重,其中导致污染现象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水体中存在大量的悬浮固体,这些悬浮固体中存在大量的可溶性和非溶性物质,这些物质存在于河道整个水体里,水中可溶性物质的溶解提高了有害物质、N、P等营养盐的浓度,非溶性固体物质的堆积污染了河道环境,加上水体缺少必要的循环,溶解氧过低,缺少水生动、植物生存的环境这些不利条件下,使水体逐渐失去自净能力,形成水体“富营养”现象,产生了严重的水体“黑臭”现象。

针对这种河道水污染现象,泰来环保积极投入到河道水体修复的使命中去,目前已经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一、微滤技术

微滤设备目前在国际上是一种领先的过滤设备,由于其独有的自清洗和分离技术,使之能在不间断水流处理中实现固液分离,从而具有高效节能、节地的显著优势,被国际水业界誉为“最高效的水处理设备”,入选澳大利亚蓝科技创新跟踪数据库及工业4.0科技产品目录。此技术能简便地运用于任何污水处理要求,包括工艺废水、城市污水和农业污水、河道公园景观水体等大流量污水处理。本设备能采集、恢复、再循环、再利用水资源,并能有效回收已过滤资源。

过滤设备基于简单而巧妙的高压力、低喷洒“双效运行技术”,与其他扫除式过滤物收集技术不同,污物收集实现在滤网媒介自动收集当中。在污水流过滤网时,悬浮于水中的物质被暂时隔离和堆积在滤网之上,之后泰来“双效运行技术”将自动定时回收过滤物质。

强势表现是由于特有的“在水流处理中自清洗滤网阻塞物”技术。

工作原理图

需要处理的液体进入进口①,流经滤网④,滤液在重力作用下穿过滤网流入滤液槽②,并从出口排出②。被拦截后堆积在滤网上的悬浮物质,将被自动控制的双效高压清洗臂③定时收集到滤渣收集器中⑤,同时清洗干净滤网。整个自清洗过程中带入滤渣收集器的水量小于0.6‰,设备自动运行并可在线远程控制,无需专人值守。

过滤设备相比较其它传统过滤设备而言,其优势在:

1、处理一吨水的能耗仅为0.01-0.005度,节能高达80%-98%以上;

2、光能驱动,完全绿色能源,零碳排与化石能源脱钩;

3、替代深度处理池为例处理一吨水的成本:≤0.007-0.0035元(按0.7元/度),而传统工艺(V型滤池、D型滤池、纤维束/球滤池)运行成本约0.05—0.3元;

4、单机日处理4.8万吨/65㎡,以深度处理工艺比较,按日处理10万m³,贝林占地130㎡,而其他处理工艺(活性砂滤滤池、D型滤池、气水反冲滤池等)总占地面积约为3000~7000㎡以上。节地率高达90%以上;

5、多机并联,强效可持续性水处理;

6、分离、回收漂浮物、悬浮物及沉降,分筛网范围10-1000μm,填补了细格栅到膜过滤间的空缺,加强了障碍式及封闭式循环过滤的功能,不需化学药品,无逆流,无耗材。

二、超磁分离技术

本公司主要是采用“一体化可移动式超磁分离体外透析”水处理新闻专题">污水处理设备,针对项目应对河道污染水体中高COD、高氨氮的特点进行设计,采用先进的悬浮载体生物膜工艺和悬浮澄清工艺,以保证一体化设备COD、氨氮的去除和出水的洁净。

一体化可移动超磁分离体外透析污水处理设备工艺流程图

工作原理简述:超磁分离净化设备是由一组强磁磁盘打捞分离机械组成。当流体流经磁盘组之间的流道时,流体中所含的磁性悬浮絮团受到强磁场力的作用,吸附在磁盘盘面上,随着磁盘的转动,逐渐从水体中分离出来。待悬浮物脱去大部份水份,运转到刮渣装置时,形成隔磁卸渣带,由刮渣刨机构轮刮入螺旋输送装置,产生的废渣自流进入磁分离磁鼓。处理后的废水从出水口流出,完成净化过程。

从超磁分离机分离出来的磁性污泥进入磁分离磁鼓机的分散箱中,通过磁鼓机的高速分散装置进行磁种与污泥的分离,剩余污泥从磁鼓底部排污阀流出,排出的污泥被收集送至污泥池后用污泥泵送入压滤机进行脱水处理,压滤后泥饼外运处置。筛选出来的磁种通过磁种稀释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后经磁种投加泵投加到混凝池中,完成磁种的循环利用。

2、设备运行特点

a)控制系统做到无人值守,系统全自动运行;

b)故障报警采用GPRS无线通信,管理终端可随时掌握故障信息;

c)采用无堵塞设计,多重过滤保护;

d)采用低噪音水泵和风机,并设置隔音处理,防止噪音扰民;

e)充氧采用DO在线仪自动监控,节能降耗;

f)污泥减量化设计,无剩余污泥外排。

三、GPRS远程监控技术

在河道养护过程中,机械设备是常用的水处理措施之一,然而在工作过程中,由于一些环境、人为因素,导致设备未按规定时间工作,治理不及时,维护时间不够等因素给河道养护过程带来阻碍。

我公司志力于河道智能化管理模式,实现河道4.0模式,减少必要的人工成本,在河道养护过程中,首次应用了手机短信控制曝气设备运行,检测设备运行情况,然后在这一基础上,研发了电脑PC程序客服端或者是手机APP软件对其养护河道进行统一智能化远程管理。

国际学界主流已经普遍认识到,水环境治理仅靠硬件方面(工程技术)还远远不够,这也是为什么已有大量的基础治理设施投入并没有使得发展中国家的水环境得到根本的好转。发达国家已经非常重视研究、模拟和管理等软件方面的运用,对于水环境治理非常值得借鉴。

监控示意图

技术特点:

1、实现智能化管理,具备设备运行状况实时监控、远程反控、动态显示及数据管理功能,减少维护量,提高设备运行率,提高有效数据率;

2、具备建设超级站的能力,可以监测常规五参数水质检测因子;

3、系统和仪表统一品牌,统一设计制造,无缝衔接,集成度高,便于维护;

4、根据现场情况提供针对性取水,全面防雷,并可实现全面远程监控平台反控,并兼容市场主流的各家仪表;

5、现场无人值守,可自动稳定运行;

6、提供专业的运营服务。

四、水生态修复技术

随着人们对水污染过程及其内在机理认识的不断深入,生物调控也成为内源性富营养化控制的常用技术之一,包括恢复水生植物、通过调控或投放浮游动物、食鱼性或食浮游生物鱼类及微生物制剂等来控制蓝藻水华,即水生态修复技术。由于水体的富营养化类型复杂多样,往往单纯的生物调控在控制蓝藻水华的效果方面缺乏长期持续性。综合上述各项技术对富营养化水体的治理效果来看,单纯某一技术或单项措施是无法长期有效的控制蓝藻水华的发生,因此富营养化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水体污染问题,而是生态系统失调问题,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在人类活动的干预下发生了重大变化后出现的一种现象。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富营养化浅水水体的综合预控技术,研究和开发可调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促进生态演替、加速水体生态修复和改善水质的成套技术,并最终建立良性自循环的健康水生态系统,是预控水体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爆发的重要途径。因此,有必要充分考虑目标水体的生境特点,了解该区域水体富营养化的规律和成因,有针对性的探索不同的生物治理技术。相比工程和其他化学措施,采用水生态技术措施来预控水体的富营养化不仅可行,而且便宜,不易产生二次污染,是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水下森林—沉水植物构建系统

拟采用沉水植物构建技术修复沉水植物系统,促进水体净化过程。

沉水植物构建技术生态修复的原理是:在生态系统重建与恢复中,重建沉水植物是关键性的步骤,植物体的各部分都可吸收水分和养料,通气组织特别发达,有利于在水中缺乏空气的情况下进行气体交换,沉水植物吸收利用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合成自身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物质,有效的降低水体中的营养盐浓度,抑制“藻华”的爆发;还有降低悬浮颗粒物,促进水体中磷的沉降,减少沉积物磷释放,抑制沉积物的再悬浮,改善沉积物的特性从而降低营养盐释放率、吸收水体中的污染物,抑制浮游植物生长等作用。沉水植物的大量发生会缓冲营养物质在水中的富积程度,使水体透明度提高,溶解氧增加,各主要形式的N,P及浮游藻类叶绿素a浓度均明显降低,原生动物多样性也显著增加。因此,沉水植物的恢复,常常作为富营养化修复的最佳措施之一。

在沉水植物的选择上以本土生长的为主,通过自主培养,改良优势种,培育出新型优良的眼子菜、金鱼藻、轮叶黑藻、耐寒小黑藻、狐尾藻、红线草、苦草等。这些水草具有水质净化效率高、本土栽植成活率高、无生态危害性等特点。

本公司为了更好地提升水体水质,构建河道水下森林,与水生动物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

水上花园-生态花园构建系统

水上花园是绿化技术和漂浮技术的结合体,其类型多种多样,通常按其功能主要分为消浪型、水质净化型和提供栖息地型三类,水上花园的平面形状有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和圆形等多种。有框架型水上花园一般由框架、浮体、基垫、固定装置和植物等组成。上面种植的植物一般为水生植物,但一些耐渍性强、生物量大、景观效应好的陆生植物也有应用。

营造生态花园景观节点,设计采用平台式花园、新型生态花园、漂浮型人工湿地、净化花园以及竹排花园等,通过不同的花园结构特点,培育种植不同的植物类型和品种,从而营造出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移步显景、随季变景的滨水植物景观。

经大量的实验研究和实践经验表明,水上花园在水体污染净化、生境改善和生态修复中具有多种功能和作用。

水生动物构建系统

水生动物是以游离细菌、浮游藻类、有机碎屑等为食,通过营养链进行控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控水体的水质。水生动物包括浮游动物、游泳动物和底栖动物。除了利用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进行治理外,根据生态系统食物链原理,在富营养型水体中可通过放养滤食性动物及螺蛳、蚌等底栖动物。一方面可以实现生产力的转换.另一方面能控制水华的发生,同时这也是恢复和维护健康水生态系统所必须的。

通过投放培育白鲶、螺蛳等能滤食浮游藻类和有机碎屑的水生动物,用它们摄食水中浮游藻类,同时还能分泌一些促絮凝物质,使湖水中悬浮物质絮凝,使景观水体透明度提高,改善了污染水体水质。

由于这类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不需耗能或低耗能、运行成本低等优点。同时不向水体投放化学药剂,不会形成二次污染,还可以与绿化环境及景观改善相结合,创造人与自然相融合的优美环境,因此已成为水体污染及富营养化治理的主要发展方向。

生物菌种修复技术

微生物修复技术一般采用投加菌种或生物接触氧化法。水体中污染物高效降解菌很少,补充有益微生物和促进其生长的营养剂可加速水体中污染物的降解,也有助于加快底泥中污染物的分解转化。本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高效分解菌种,在污染水体中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繁殖能力,高效去除氮、磷营养元素和有机污染物,抑制藻类生长,增加水体溶解氧,改善水质。

五、曝气复氧技术

生态的每层链是通过微生物来串联。但必须为生物—生态修复提供足够的溶解氧(DO)。曝气复氧是通过曝气设备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为微生物繁殖提供足够的氧气。同时也激活土著微生物。生物—生态修复和曝气复氧技术在治理污染水体已充分运用到水处理新闻专题">污水处理之中,是一门行之有效的技术。

利用该技术治理流动的污染水体,关键是解决微生物的附着的载体,并通过人为的干涉,创造微生物的生存、新陈代谢、繁殖的环境。保证微生物在原位继续发挥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根据景观河检测水质状况和湖泊的结构,利用沉水性植物作为微生物的寄生载体,通过投放外源的微生物和曝气复氧,用二到四个星期时间对外源的微生物的培育孵化,迅速增加微生物的数量和提高活性处理能力,附着在植物根部,然后利用外源微生物生命运动,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同时激活底泥中的土著微生物并形成优势群落。恢复水体的自净能力。

不同湖泊,视水质污染情况采用不同的曝气方式,主要设备如下:

推流曝气机

推流曝气机设备及现场工作图

提水曝气机

提水曝气机设备及现场工作图

水体活化搅拌机

水体活化搅拌机设备及工作图

沉水曝气机

沉水曝气机设备及现场工作图

总结

目前以上工艺措施已经大量应用在我公司工程项目中去,根据不同的河道情况,采用不同的技术措施,科学化记录生态修复过程,健全河道管理体制,密切关注水质变化状况,实现去黑臭,去绿藻,去浮油,去垃圾的目标,突出展现河道水质清澈、水面干净、水景优美的河道文化。

免责声明: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为了传递信息,我们转载部分内容,尊重原作者的版权。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20210259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