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二醇装置调节阀外漏案例分析

   2020-07-10 470

乙二醇装置是烯烃厂的主体装置之一,该装置的FV-4401流量调节阀经常出现阀门泄漏。该阀门的规格为DN50, PN3.0 MPa。

存在问题

处理时发现调节阀上阀盖外漏,阀杆动作时有不到位的现象。在以往乙二醇装置调节阀故障处理时这样的问题已经是共性问题。在多年的检修过程中也从未遇到过新装置开车不到一年就分别出现,调节阀阀体损坏、导向套损坏、上阀盖损坏出现气蚀,腐蚀等较为严重的问题。

原因分析

外漏原因是上阀盖导向处为圆锥型采用石墨缠绕垫片内圈没有限位当压紧上阀盖时垫片变形开裂。在检修过程中发现阀座螺纹腐蚀、脱落。这在之前的检修中我们也经常遇到这类问题。只是在新装置开车仅1年不到的时间里就频繁出现此类问题我们还是首次见到。所以对调节阀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不应只是进行检修还要查找引起故障的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进入乙二醇装置,我们进一步了解阀门使用情况和工艺流程中可能诱发腐蚀和损坏的原因。在PID图中我们找出这一年之中送检的调节阀,发现了一个共性的问题,就是在管路和调节阀连接处有很大程度的缩径。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判断出气蚀的原因是因为管路直径远远大于阀门的公称直径使流速急剧增加但液体达到饱和时就会有大量的气体析出形成气泡,气泡破裂的位置与调节阀的流向有着直接的关系,当采用直通单座调节阀时由于介质低进高出故气泡破裂点的位置应靠近上阀盖。如果采用套筒阀流向为高进低出,气泡破裂的位置应在阀体底端。在与检修过的阀门故障位置进行比对,我们也充分证实了我们的判断。阀体的损坏是由气蚀造成的。那么阀座的脱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又向下进行分析。取来《介质化学分析单》从中看出其介质PH值偏弱碱性。按其腐蚀程度不会有这么快的速度。但在产品检测中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低纯度的乙二醇溶液为电解质溶液。那么两种不同材质的金属(特别是电位差较高的金属)接触后浸泡在电解质溶液中就会产生电势差,从而造成电化学腐蚀。所以在不锈钢的阀座和碳钢阀体的螺纹连接处出现了腐蚀,而在阀座本体和阀芯上确没有发生损坏。

处理方法及结果

将上阀盖锥形导向车削成圆柱型使垫片内圈有限位,对阀座的处理为焊接后车削找正加工出新的内螺纹在阀座拧入部分的螺纹上附着一层绝缘胶。隔离两种金属之间的直接接触消除由于电势差产生的电流。处理后经一段时间的使用效果良好。但在阀体已经严重损坏的调节阀上我们建议采用同种材质的阀体和阀内件。尽量采用316L不锈钢制品,以使装置能安全、平稳、高效、长周期运行。

经验总结

对检修的阀门重点部位进行检查。发现及消除故障隐患。深化检修内容。

免责声明: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为了传递信息,我们转载部分内容,尊重原作者的版权。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20210259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