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啊,搞地质的是一群怎样的生物?

   2020-07-09 地质信息交流平台470

今天我们就来认真的讨论一下地质学的研究者-地质学家。

首先,要成为一个好的地质学家必须很博学,他们通常需要掌握物理、化学、地理、数学、生物学、工程学等一系列学科的知识。天哪噜,要学那么多的课程,岂不是很痛苦?

但是,要知道上帝是公平的,他们的付出都是有回报的。

不信?那就往下看吧。

上图展示的内容是摄于山头的一处褶皱,在构造压力的作用下,原来水平的地层发生弯曲就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哇,大自然好神奇啊!”在你惊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时候,地质学家们一定是满脸的不屑,哼,这不就是我们每天都会见到的褶皱嘛。

世界著名的美国羚羊谷,是不是有种奇异幻境的感觉?沉积地质学家花了好长时间才弄明白它们究竟是怎样形成的,早期形成的砂岩(就是那些看起来细小的纹层)由于洪水冲刷作用加上地表侵蚀作用才形成了现在的样子。

如果你认为砂子就是石头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世界上有许多地方的砂子还可以由小动物的外壳和碎片形成的,因此,砂子也可以是色彩斑斓的哦。比如上图五颜六色的石头是放大后的砂子。

火山学其实也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虽然很多地质学家都或多或少接触过火山,但说实话,极少有人真正亲眼看到过像上图中那样喷吐着火舌的熔岩。

虽然很多地质学家都很喜欢研究火山,但是与正在喷发的活火山来一次亲密接触还是很考验勇气的。因此,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以身犯险,相反,他们更愿意去做那些更赚钱的研究,哈哈哈。

上图是著名的博物学家Ben Gadd展示的一张关于沉积地层的野外露头照片。其实这也是地质学家野外工作的日常缩影,一个真正享受工作而且知识丰富的老教授总是会乐于将他发现的精彩野外现象展示给你,让你能够身临其境的学习。

介绍地质学如果不谈一谈化石,那像什么话!但是严格的来说,专门在野外研究化石的时候,地质学还有另一个分支学科,叫做古生物学。还记得我(原作者)作为学生的时候,第一次去野外时就很幸运的发现了一个化石,当时别提有多激动了,那块化石我一直保存着(见上图,它叫抚仙湖虫,是一种较原始的真节肢动物)。其实对于一名地质学家来说,发现一个化石真的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是,如果你也能找到一个像上面一样保存完整又具有特殊意义的化石那就另当别论了(抚仙湖虫能为节肢动物的分类研究提供珍贵的证据,更多阅读参看维基百科)。

下面就是见证地质学奇妙的时刻啦!对于上面那张图,你会说些什么呢?如果你不想停留在只能说一句“卧槽,好美啊!”的阶段,那就来学一学地质学家是怎样脑洞大开的吧。

“美国亚利桑那州白口袋地区因其独特的地质风光让多少游客流连忘返,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原本水平的岩层发生翻卷,形成褶皱、断层和错断,同时又给它填上了你能想象的最疯狂的颜色,让人叹为观止。”

对于地质学家来说,研究这些奇特现象的形成过程才是更令人神往的事。所以千万不要和学地质的人一起去旅游,否则就会出现——你在忙着拍照想找个人帮忙时,却发现他已进入了两眼木然深思的尴尬,切记!

上面那座山的形状是不是很像一个熨斗,没错,它的名字就叫做熨斗山,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市。关于它的名字起源有两个传说:一说是根据它的形状;还有一说是取自于当地的“熨斗大厦”。当地政府以及科罗拉多大学,甚至还有很多的商业公司都用它作为标志,其名气之大可想而知。

根据地质学家的研究它主要是由砾岩和砂岩组成的,大约形成于距今290到296百万年以前,但是它从埋在地下抬升到现在的高度这一过程却是发生在距今25到80百万年前(更多详情请戳这里)。

你知道一个矿物晶体可以有多大吗,10厘米,几十厘米,或者几米?那我告诉你,在墨西哥的一个洞穴里发现了至今最大的晶体,足足有27米长!当然,这种情况还是十分罕见的。而这也是所有地质学家热衷于地质工作的原因之一,因为他们可以打着工作的名义去玩耍——比如洞穴探险。怎么样,是不是很羡慕?

上图展示的是非常罕见的三种矿物共生现象——雄黄晶体(右)和方解石(左)包裹着放射状的镁毒石。为什么说它罕见呢,要知道雄黄晶体如果不注意保护,比如被光照久了,就会“变性”为橙色粉末状的雌黄了哟。咦,雄黄vs雌黄,果真还是一对。

还想看更多?没问题!矿物晶体不一定非要很大只才好看的,比如上面的照片,不是也很壮观吗,这是一个典型的交织双晶。红色的雄黄你可能已经认识了,它旁边那个黑色的长长的矿物叫做辉锑矿。

地质学研究内容中出现最频繁的可能就是各种石头了,而石头又是由矿物组成的。如果你干这一行时间久了,再看那些经过人为切割和抛光后嵌到戒指或项链上的宝石,无论它们多么光彩照人,都不会觉得稀奇。反倒是那些天然矿物,比如上图中的黄铁矿,居然长成了标准的正方体,堪称完美的几何模型啊,我反正是惊呆了。

你可别以为对矿物的研究就只是看看形态和晶体,那只是初级阶段而已。真正厉害的进阶篇需要将矿物手标本切成0.3毫米以下的薄片,放在具有偏振光的显微镜下观察,也就是上面那张花花绿绿的图片啦,咋一看,还以为是某个意识流画家的大作呢。地质学家通过观察一个个矿物的显微特征,分析单个晶体的变形来了解它们的形成过程。

除了看薄片,认矿物,地质学家还需要绘制一些地质图和地质剖面。我很明确的告诉你,上面的两张图都是十分严肃认真的学术成果,绝不是小学生画画,23333……

尤其是第二张——《英格兰,威尔士地质图》,被誉为是“改变世界的地图”。

看了上面这些,你可能已经知道了地质学家的工作与山脉、晶体、洞穴、地图、火山有关。但是你可能不知道他们还会研究陨石,没错, “既能入地,又能上天”说的就是地质学家。上面那块一闪一闪亮晶晶的石头是一种含有橄榄石晶体的石铁陨石,很稀奇吗,那如果我告诉你至今为止,全世界也只不过发现了61块这样的石头呢?

总而言之,地质学家其实是一群很可爱的人,不论发了什么事情,都不能阻止他们去找乐子。

研究了一辈子花岗岩的Tom Hobbs教授逝世后,他的同事们在他实验室门口用花岗岩立了一块碑并写道“Don’t take life for granite”,调侃的同时也包含了敬畏之情,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来源:果壳网

免责声明: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为了传递信息,我们转载部分内容,尊重原作者的版权。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20210259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