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铁矿力作,《全球铁矿地质特征与我国钢铁产业对策》

   2020-07-09 地质信息交流平台530

内 容 提 要

本书通过对资料收集整理,结合境内外路线地质调查、典型矿床考察和综合研究,系统总结了全球主要铁矿床类型、地质特征和找矿模式,在全球圈出铁矿分布区带47处;对主要铁资源丰富国家的铁资源概况和开发现状进行简述;分析了全球铁矿石的供需形势;研究了全球铁矿石的可供性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了我国铁矿石供需对策建议。

本书可供从事铁矿资源勘查、地质研究及从事境外铁矿勘查开发的相关人员参考使用。

序 一

铁是当代社会必不可少的金属,也是人类最早利用的矿产品之一。作为现代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原材料,它既普通又令人难以割舍。人类的工业化需要大量的钢铁原材料,也就需要消耗大量的铁矿石。在21世纪头十年,随着我国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国际铁矿石产、供、销风起云涌,境外铁矿石曾经被热炒到190美元/吨,高出国际玉米贸易价格。根据经济地质学家探测,全球铁矿遍布各大洲,据报道有近100个国家和地区发现铁矿资源,但贫富、规模、品质差异很大。位于冈瓦纳古大陆的澳大利亚、南美、印度、非洲的铁矿石,可以直接入炉炼粗钢,而世界上很多国家的铁矿石需要经过复杂的选矿工艺过程,才能冶炼成钢铁。

中国从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高速工业化以来,铁矿石需求量、产量、消费量与进口量日益增高。过去20年,我国铁矿消费增长了5.5倍。目前,我国消耗了全球一半的铁矿石,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的铁矿石来源于境外,其中绝大多数依靠国际贸易获得。尽管我国钢铁需求近年来已经见顶,但由于我国仍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对钢铁以及铁矿石的需求,今后仍有一个相当长的高位期。随着矿业产能国际合作,我国对全球铁矿勘查开发的介入也逐步增强。鉴于此,研究全球铁矿地质与勘查开发潜力与可供性,进而提出全球铁矿资源利用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现实和深远意义。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境外研究团队积多年之研究成果,编写了《全球铁矿地质特征与我国钢铁产业对策》一书。本书系统全面论述了全球铁矿床主要类型与特征、全球铁矿主要成矿区带与特点、铁矿的找矿模式,并重点介绍了俄罗斯、印度、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等主要铁矿资源国的成矿地质背景、铁矿勘查开发现状、铁矿资源分布与典型矿床特征。在上述研究和对全球铁矿石、钢铁生产供需格局与趋势分析的基础上,本书系统阐述了全球铁矿资源的可利用性、可得性和可承受性,提出了我国铁矿石供需对策建议。

新时代,党和国家强调资源环境持续协调发展,并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高度重要地位。考虑到我国钢铁中长期高位需求和工业发展现状,坚持国内外并举,并在和平发展国际环境中,更多地有效利用国外优质铁矿资源,乃为上策。在国内,继续加强中西部地区铁矿勘查开发,加强技术经济评价,着力发展绿色矿业;在国际上,更多地介入国际铁矿开发与钢铁工业。因此,我也赞同书中提出的“应扬长避短,尽可能获取境外优质铁矿资源;积极谋划,建立夯实铁矿多元化来源体系,建设绿色矿山,优化国内铁矿资源合理开发布局”的观点。

通读全书,我感到这是一本近年来关于全球铁矿的力作。全书从全球铁矿的地质背景,到经济利用分析,都是科学客观到位的。本书不仅对我国钢铁企业“走出去”开展铁矿与钢铁国际产能合作可以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也为大专院校学生学习了解全球铁矿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

希望我国年轻一代矿产地质学家,增强全球视野,继续关注研究全球铁矿资源勘查开发进展与潜力,在中国地质调查局部署的新一轮境外地质调查合作与全球矿产资源评价中,提升对包括铁矿资源在内的全球重要矿产成矿理论认识,为我国从地质大国走向地质强国贡献力量。

序 二

铁是冶金工业必不可少的原料,是国家钢铁工业发展的物质基础,而钢铁工业又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国家工业的脊梁。世界社会经济发展历史证明,凡是钢铁工业发展快的国家和地区,工业就发达,经济实力就强大。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国内重要大宗矿产产能产量显著增长,但仍满足不了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消费量的增长需求,特别是铁矿,对外依存度高达60%以上,每年进口铁矿石量已超过10亿吨,占全球铁矿石贸易量的60%以上,成为全球铁矿石第一进口大国。展望未来,国内对铁矿石的需求还将长期维持高位,建立境外稳定的铁矿石资源供应基地已成为维护我国资源安全的重要选择。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境外矿产地质研究团队积多年之研究成果,编写的《全球铁矿地质特征与我国钢铁产业对策》一书,从维护我国铁矿资源安全供应的角度出发,对全球铁矿床主要类型与找矿模式、铁矿主要成矿区带与地质禀赋特征、世界主要国家铁矿资源与开发情况等进行了系统地总结研究,分析了全球铁矿石供需格局及变化趋势,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中长期需求,动态评价了全球铁矿资源的可用性、我国对全球铁矿资源的可得性和经济可承受性,以及生态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可接受性等,提出了我国获取境外优质铁矿资源的战略建议。

本书资料、内容丰富,综合研究和系统分析科学客观,是近年来关于全球铁矿资源研究较为系统的一部专著,对国家制定铁矿资源安全供应战略,构建境外稳定供应体系和中资企业境外矿业投资都有重要参考价值,也为科研人员和院校师生开展全球铁矿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

前 言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国内重要大宗矿产产能产量显著增长,但仍跟不上矿产消费量的增长,众多矿产对外依存度显著攀升。尤其是近年来,我国铁、铜、铝等重要大宗矿产总体对外依存度已达60%~80%以上。

国内大宗矿产资源供应短缺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随着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推进,预测未来我国矿产资源供需形势严峻局面将长期存在。随着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发展提速,未来全球铁矿资源需求仍将稳步攀升。目前,我国是世界第一大钢铁生产国,也是世界第一大铁矿石进口国,每年进口的铁矿石量已达到全球铁矿石贸易量的60%以上。但由于境外铁矿石的产销基本被国际矿业巨头所垄断,造成中国国内钢铁企业进口的铁矿石价格居高不下,钢铁企业利润微薄,而国际矿业巨头们却获取着垄断铁矿石所带来的高额利润,这种局面严重危害我国国家经济安全。因此,立足国内,拓展国际,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施矿产资源“走出去”战略,寻求和建立境外稳定的铁矿资源开发供应基地,成为维护我国资源安全、缓解矿产资源供需矛盾、保障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

当今我国矿业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国家实施扩大对外开放战略,全球工业化中心正在向第三世界转移,我国及全球产业结构与布局调整加快,矿产资源供需格局正在发生深度调整,大宗矿产品价格稳中持续下降,为我国有效利用境外资源、参与资源丰富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北极夏季运输航道成功开辟,为我国矿产品贸易提供了新的通道。美联储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全球有数十个国家调整国家资源政策,鼓励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投资,一些国际矿业公司市值缩水、融资困难,给我国企业“走出去”开展矿业并购和相关投资带来新的机遇。但另一方面,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矿业市场持续低迷,矿产勘查形势继续走低,矿产资源国际竞争不断加剧,国际资源垄断格局仍在不断加强,资源民族主义抬头,矿业投资环境呈紧缩趋势,境外投资成本和风险较大,“走出去”仍将面临重大而又持续的挑战。

矿产资源具有可利用潜力的无限性和资源数量的有限性双重特点,这一方面告诉我们,人类利用矿产资源的能力不断提高,一些未被认识或暂时受技术能力限制而难以利用的资源将会得到开发;另一方面还告诉我们,任何一种矿产资源,其绝对数量都受到一定限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因此,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是维护我们人类自身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务。《全球铁矿地质特征与我国钢铁产业对策》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境外团队依托自2003年以来承担的地质调查项目“我国短缺资源的全球分布研究(2008~2010年)”、“全球主要矿产资源分布与潜力分析研究(2011~2015年)”、“全球重要成矿带成果集成与综合研究(2011~2015年)”、“南美巨型成矿带重要矿床地质背景、成矿作用和找矿潜力研究(2014年)”、“一带一路矿产资源信息采集与综合研究(2016~2018年)”及多年来建立形成的全球矿产资源信息系统等积累的大量全球地质矿产信息资料,在综合研究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完成的。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本书的资料系统性和完整性,我们引用了中外学者的大量研究成果,系统阐述了全球铁矿床的主要类型、地质特征及其主要分布区(带),介绍了全球主要铁资源丰富国家的铁资源概况和开发现状,分析了全球铁矿石的供需形势,研究了全球铁矿石的可供性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了我国铁矿石供需对策建议。

全书共分七章,第一章对铁的性质、铁在各类地质体的分布与地球化学特征和铁矿物、铁矿石分类进行简要叙述;第二章系统介绍全球铁矿床类型特征与找矿模式;第三章介绍全球铁矿床分布区(带);第四章简述重要铁矿国家资源与开发状况;第五章主要介绍全球铁矿石供需形势;第六章对全球铁矿石可供性进行简要评价;第七章提出我国铁矿石供需对策建议。全书主要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境外部的赵宏军、叶锦华、陈秀法、张潮、张伟波、何学洲、王靓靓、张振芳、李娜编写,具体编写分工为:第一章由赵宏军、王靓靓执笔;第二章第一节和第二节由赵宏军、张潮执笔,第三节、第四节和第五节由赵宏军、张伟波执笔;第三章由赵宏军、张伟波执笔;第四章第一节和第二节由赵宏军、李娜执笔,第三节、第四节由赵宏军、张振芳执笔,第五节、第六节和第七节由赵宏军、陈秀法执笔;第五章由赵宏军、陈秀法执笔;第六章由赵宏军、陈秀法执笔;第七章由叶锦华、赵宏军执笔;书中的图件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郑瑜林、刘洋、于永善及郝丽荣等清绘,由何学洲统审;全书手稿最后由赵宏军、叶锦华、陈秀法、张潮统稿。

本书的出版得到中国地质调查局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有关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中国地质调查局科外部朱立新主任、马永正巡视员、境外地质处刘大文处长、国际合作处舒思齐处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徐勇主任、龙宝林副主任、向运川副总工程师等都十分关心此项工作,给予了许多具体指导。原地质矿产部副总工程师、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李裕伟副主任、原中国地质矿产信息研究院总工程师肖庆辉研究员、原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卢民杰副所长、中国铝业矿产资源公司汪东坡副总经理、首钢地质勘查院施性明教授、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马建明研究员、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一局周尚国副局长、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杨言辰教授、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的郭维民、姚春彦研究员、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的李尚林研究员以及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的邱瑞照研究员、陈玉明教授、崔敏利教授、陈喜峰副教授及张新元副研究员等在本书编撰过程中都提出宝贵意见,给予有益指导,可以说,没有他们的悉心指导和支持鼓励,本书将很难面世。

在此,对上述各位领导和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涉及的基础资料范围较广、来源多,由于我们对资料收集和综合整理不够,加之研究水平有限,书中认识和观点难免存在不足、错漏或偏颇,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2018年6月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铁的性质

一、铁的物理性质

二、铁的化学性质

三、铁元素丰度

第二节铁在各类地质体的分布与地球化学特征

一、铁在地球各圈层组成状态

二、铁在各类岩浆中的地球化学性质

三、铁在沉积作用中的地球化学性质

四、铁在区域变质作用中的地球化学性质

第三节铁矿物和铁矿石分类

一、主要铁矿物

二、铁矿石分类

第二章 铁矿床类型特征与找矿模式

第一节BIF相关型铁矿床

一、BIF相关型铁矿床的全球分布

二、前寒武纪条带状含铁建造地质特征

三、前寒武纪条带状铁建造形成机制探讨

四、前寒武纪条带状铁建造中富铁矿床特征与成因

五、典型矿床(区)

第二节火山成因型铁矿床

一、火山成因型铁矿床的分类

二、火山岩型铁矿床的分布

三、火山成因型铁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模式及找矿标志

四、典型矿床(区)

第三节岩浆型铁矿床

一、岩浆型铁矿床的分类

二、岩浆型铁矿床在全球的分布

三、典型矿床(区)

第四节接触交代—热液型铁矿床

一、接触交代—热液型铁矿床分类

二、接触交代—热液型铁矿床的分布

三、接触交代—热液型铁矿床找矿模式

第五节沉积型铁矿床

一、沉积型铁矿床分类

二、沉积型铁矿床的分布

三、沉积型铁矿床找矿模式

第三章 全球铁矿分布区(带)

第一节全球铁矿资源储量及其分布

一、全球铁矿资源禀赋特征

二、全球主要铁矿矿石储量及分布

第二节全球铁矿主要分布区带

第四章 重要铁矿国家资源与开发情况

第一节澳洲的铁矿资源

一、概述

二、铁矿勘查开发

三、澳大利亚铁矿资源分布情况

四、小结

第二节南美洲铁矿资源

一、概述

二、铁矿勘查开发

三、铁矿成矿规律

四、小结

第三节非洲铁矿资源

一、概述

二、铁矿勘查开发

三、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四、非洲铁矿资源分布规律

五、小结

第四节加拿大铁矿资源

一、概述

二、加拿大主要铁矿石生产企业

三、加拿大前寒武纪地层与含铁建造

四、加拿大铁矿时空分布特点

五、小结

第五节印度的铁矿资源

一、概述

二、铁矿勘查开发

三、成矿地质背景概述

四、印度铁矿资源分布情况

五、小结

第六节俄罗斯的铁矿资源

一、概述

二、铁矿勘查开发

三、俄罗斯铁矿资源分布情况

第七节中国的铁矿资源

一、概述

二、中国铁矿床分布及特点

三、中国铁矿时空分布规律

四、中国铁矿石产区分布

第五章 全球铁矿石供需形势

第一节全球粗钢供需形势

一、全球钢铁工业格局的变化

二、中国钢铁工业的迅猛发展

三、全球钢铁需求格局的变化

第二节全球铁矿石供需形势

一、全球铁矿石生产历程

二、全球铁矿石生产与消费

三、全球铁矿石贸易

第三节中国铁矿石生产与消费形势

一、中国铁矿石生产和流向

二、中国铁矿石消费

三、中国铁矿石进口

第六章 全球铁矿石可供性评价

第一节全球铁矿资源的可利用性

一、全球铁矿资源丰富

二、全球铁矿资源分布不均衡

三、全球铁矿资源质量差异较大

四、全球铁矿山开发条件差异大

第二节全球铁矿资源的可得性

一、全球铁矿石分布广泛,方便利用

二、全球铁矿石供应充足,生产呈现集中度较高的多元化模式

三、全球铁矿石供应能力增长迅猛,近几年新建扩建铁矿山众多

四、全球铁矿石需求企稳

第三节全球铁矿石价格的可承受性

一、铁矿石成本

二、全球铁矿石的供需

第四节铁矿资源开发的可接受性

第七章 我国铁矿石供需对策建议

一、扬长避短,尽可能获取境外优质铁矿资源

二、积极谋划,建立夯实铁矿多元化来源体系

三、建设绿色矿山,优化国内铁矿资源合理开发布局

主要参考文献

附表1全球重要铁矿床(区)地质特征

附表2全球主要铁矿分布区带表

附图1BIF相关型铁矿床分布图

附图2中国铁矿床分布

附图3全球铁矿分布区带图

附图1 BIF 相关型铁矿床分布图

附图2 中国铁矿床分布

附图3 全球铁矿分布区带图

版 本 信 息

责任编辑: 肖莹莹

字  数: 540千字

版  次: 2019年11月北京第1版

印  次: 2019年11月北京第1次印刷

定  价: 168.00元

购 买 途 径

免责声明: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为了传递信息,我们转载部分内容,尊重原作者的版权。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20210259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