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 RTK 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2020-01-29 680
核心提示:GPS RTK 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1.1 GPS 技术在地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地质工程测量由于作业环境限制,有着强度大,效率低,周期长的特点,因此需要先进设备仪器辅助作业。传统的辅助仪器以电子全站仪应用最为广泛,但是仍然不能满足地质工程测量的强度需要,科技含量更高的设备仪器和技术需求迫在眉睫。而 GPS 在地质测量行业的运用,大大缓解了这一问题。GPS 定位技术不受地质测量作业环境的影响,无严格的控制测量等级之分,无需造标,不必考虑测点间横向通视问题,且更为重要的是误差小。相对于传统的测量方法,GPS 是革新技术,对数据处理和控制误差是阶梯性提升。当前,静态 GPS 测量技术、快速静态技术使用频率较大,对测量设计方案和实地作业有很大方便。在设计阶段,使控制测量和地形图的绘制更为精确;在实际作业中,对定点、放线、位置坐标、高度的把握及施工有很大帮助。GPS 技术在测量工程中的运用仍属于初级阶段,仍需要不断改革创新,迎合工程进度难度。
1.2 RTK 技术在地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RTK 技术就是为了迎合测量工程新需要而开发使用的新技术产品。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基站上的GPS接收机接收数据,同时将此数据通过无线电设备实时传送到用户站,根据相对定位原理,对两个数据进行整合来控制其精确度。RTK定位技术是GPS测量技术发展的一个新突破,可实时显示出用户站的三维坐标及精确度。通过实时计算的定位结果,便可监测基准站与用户站观测成果的质量和解算的收敛情况,从而可实时地判定解算结果是否成功,以减少冗余观测,缩短观测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1.3 RTK技术在地质工程测量中的工作原理
RTK技术在地质工程测量工作的具体流程为:基准站接收到GPS 接受观测位和测站坐标的相关数据,以数据统一调制解调器为媒介,将GPS观测数据及站点的坐标信息用电磁信号的形式发送给流动站。流动站完成初始化后,接受来自基准站的数据;同时,另一方面也自主接受 GPS 观测到的相关数据,在系统内将二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再经过坐标转换、和投影改正等,最终给出可精确到厘米的坐标位置。

免责声明: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为了传递信息,我们转载部分内容,尊重原作者的版权。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20210259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