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日报:期货改写企业的“DNA” | 杉杉物产套保实录(下)

   2021-08-20 上海期货交易所477
核心提示: 记者 张田苗 战沙场 完善制度体系建设 认识到期货市场的作用是一回事儿,利用好期货市场却是另一回事儿。大多数情况下,通过套期保值,能提前锁定利润,降低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但在具体操作中,期货保值的合约选择、建仓的时点、套保头寸比例、对未来价格走势的判断等因素,都会影响最终的效果。杉杉物产很快认识到,期现贸易商要形成核心竞争力,研究能力、现货渠道管理能力和完善的风控体系一个都不能少。

 记者 张田苗

战沙场 完善制度体系建设


认识到期货市场的作用是一回事儿,利用好期货市场却是另一回事儿。大多数情况下,通过套期保值,能提前锁定利润,降低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但在具体操作中,期货保值的合约选择、建仓的时点、套保头寸比例、对未来价格走势的判断等因素,都会影响最终的效果。杉杉物产很快认识到,期现贸易商要形成核心竞争力,研究能力、现货渠道管理能力和完善的风控体系一个都不能少。


“期现业务发展初期,我们的期货交易由谁盯盘,由谁下单,都有很大问题。”邹旭凌向期货日报记者直言,起初,期货交易都是由业务部门指定人员操作。公司期货交易形成了一定规模、研究能力提升后就开始整合资源,学习行业先进公司制度体系,成立了专门的交易部和研投部进行期货交易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杉杉物产逐步学习将包括期现正套、非标套利、产品上下游套利、反套及单边交易等在内的更多模式服务于公司经营。


同时,杉杉物产还搭建起全新的业务头寸管理制度,为每一笔业务、每一个部门设置交易头寸规模、止损止盈机制。将业务区分为不同的模式和类型,针对不同模式采取相应定制的风控措施。公司通过头寸管理制度、交易管理制度、下单规范细则等不断强化衍生品交易的纪律和规范。公司的风控体系、研究体系初见雏形。


提起整个制度体系建设过程中印象最深的变化,杉杉物产的几位高管不约而同地想起了2016年期货市场的“双十一”事件直接推动了杉杉物产内部资金管理体系的完善。


2016年“双十一”当周,商品市场几乎所有品种连续多日暴涨。杉杉物产各品种业务普遍采用基差模式,按照当时的持仓量,要保住期货头寸,每日需要补足的保证金就高达3000万到5000万元。市场连续上涨一周,公司就面临两个亿的资金压力。“虽然市场总会回归,但是这个过程需要多久,一周还是两周,其中会不会发生极端行情,谁都不知道。”宁波杉杉总经理潘登表示,当时,为了保障期现两边的头寸都能经受住市场波动,公司及子公司所有新开业务全部暂停,通过各种方式保障资金满足追保需求。整个公司从前端业务到后台风控、财务人员都非常紧张。


这次极端行情“劫后余生”使杉杉物产对资金风险管理有了更深的认知。杉杉物产财务部也开始分为资金管理部和计划财务部两部分。资金管理部专门负责平衡公司资金收益率和资金安全。“现在,我们很多的资金计划都做得比较远,根据市场情况设置和监控总体目标额度,保证业务推进过程中,资金既不能大量‘闲趴在账上’,又有足够的流动性应对可能需要补缴的保证金和新开业务需求。”杉杉物产风控负责人吴君叶介绍。


此外,现货贸易出身的杉杉物产,对包括现货的动态管理、对客户的风险评估在内的信用风险控制也一直都没有放松过。吴君叶坦言,为了提防信用风险,公司风控也曾一度过分收紧,业务开展甚至受到了很大影响。经过2017年前后的改制,杉杉物产才逐步形成了现在相对松紧适度的风控尺度。


“这些年,我们一路走、一路学,和其他同行比,信用风险控制做得还可以,其实也都是真金白银买的教训。”她说,“天上不会掉馅儿饼,一家企业也不会突然之间倒闭,所有问题发生之前都有蛛丝马迹。”所以,除了进行基础的调研、从第三方机构购买相关的资信报告,杉杉物产业务人员也会在交流沟通中了解对手方的收益情况、交易目的、资金流动性等各方面情况,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动态管理,随时调整,综合判断业务合理性。


2020年,杉杉物产推出了全员参与的“大风控体系”建设。自上而下,建立各层级合理的风控空间,将风控理念融入每个具体的业务流程。在该体系下,年初,集团与各子公司统一讨论制定当年业务头寸管理制度框架,初步确定各个子公司的交易品种、头寸规模、匹配的资金止损止盈规则等内容。集团旗下上海杉杉贸易、宁波杉杉能化、宁波杉杉石化、宁波杉杉物产四家核心子公司风控体系相对统一,但基于各自业务模式也各具一定的特色。


从策略方案的执行、审批、执行、追踪到复盘总结,公司总体都有相应的“经纬线”组成的制度网格。网格内,风控岗以外的每一个岗位也抓住自身的核心风控点。例如,业务员在一线捕捉信息时留心对手方交易风格、业务思路;财务注意相关的税务风险,及时给出提示;物流盘库及时提供库存变化信息等等。业务方案动态管理下,各岗位形成合力,可以快速应对突发事件,为稳定经营提供周密保障。同时,自主研发ERP系统为业务高效执行提供有力的技术工具,也为经营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


开新局 转型综合风险服务商


作为一家大宗商品流通企业,杉杉物产深知追求长远发展,就不能止于谋求价格运动在方向上的收益,而是应当更多地着眼于服务实体经济、产业企业。因此,在对冲掉绝大多数市场风险之后,杉杉物产及其各子公司的业务重心就落在基差交易上。


经过这些年的推广、磨合,在有对应期货品种的产业中,基差已经逐渐成为产业主体熟知的业务模式,也是杉杉物产服务产业的主要工具。以上海杉杉为例,目前基差交易规模已经占公司业务总量的93.5%,贡献了公司79.1%的利润。


“基差贸易可以将绝对价格的波动转化为相对价差的波动,风险大幅降低,更有利于企业做大规模。”上海杉杉总经理沈钧向期货日报记者介绍,本质上,产业上下游之间本质上是博弈关系。杉杉物产为上下游提供基差点价服务,则起到了产业润滑剂的作用,不仅为实体企业提供了资金服务,还同时满足了上游高价销售和下游低价采购的需求,有利于和上下游都建立合作共赢关系。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近两年来,行业在巨大的宏观环境变化中再次开始显现拐点,基础的正向基差点价服务竞争加剧、期现业务利润压缩,催生行业出现反向的远期点价采购服务、远期锁价业务等一系列的新模式,推动传统贸易商成长为期现贸易商的杉杉物产集团也开始向综合风险服务商发展。


以锡锭的远期点价采购为例:锡的生产环节由矿山和冶炼厂构成,矿场希望高价销售矿石,冶炼厂追求连续生产和稳定的加工利润,矿山和冶炼厂之间根据期货盘面进行点价。一般价格处于低位时,矿场不会立即点价。以往冶炼厂以暂定价采购矿石,预付货款并给矿山以点价权,虽然获得了连续加工所需的原料,却由于采购价格的不确定而面临加工利润不稳定的风险。


上海杉杉参与到锡锭贸易环节,同样向冶炼厂进行暂定价采购,并提供点价权。如此,冶炼厂能够提前收到上海杉杉预付的货款,并在矿山结算矿石价格的同时向上海杉杉点价,不仅解决了冶炼厂的资金压力,保障了连续生产,锁定了加工利润,杉杉物产还能够向下游贸易企业提供暂定价销售业务,先卖货再定价,使得下游贸易商前置了库存,增加了定价的主动权,低买高卖的愿望也得以实现。


具体操作上,从去年5月中旬的业务来看,某冶炼厂以126600元/吨的暂定价格向上海杉杉销售60吨锡锭,双方约定以沪锡09合约-1400的基差点价,期限3个月。合同签订当日,上海杉杉付款转货权,并收取10%保证金。随后,上海杉杉以126120元/吨的价格销售现货,并以126120元/吨的均价买入沪锡09合约,锁定基差为0元/吨。7月28日,价格上涨至148000元/吨,矿山通知冶炼厂点价,冶炼厂联系上海杉杉,以148000元/吨的价格完成点价。上海杉杉平仓结算,完成整个业务流程。矿山和冶炼厂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上海杉杉也实现了1400元/吨的基差利润和86000元的总利润。


据了解,远期点价、远期锁价等新业务模式的推出在短时间内就获得了市场极大认可。2019年年底,上期所在有色金属板块引入了做市商制度后,相关挂牌合约逐步连续并且流动性显著提高,也为市场扩大此类业务规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客观来看,目前市场中大规模开展类似业务的服务商并不多。


杉杉物产及旗下子公司可以在价格剧烈波动的今天做好这类业务,正是基于多年对体系建设的重视和积累。“就反向点价而言,这些服务案例看上去简单,但背后蕴含的底层逻辑却不那么容易复制。”沈钧解释,要开展这类业务,不仅要求服务商对产业链供需变化和产业痛点十分了解,也要求服务商有更强更扎实的研究能力、期现资源和期现工具运用能力。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杉杉物产从来都不是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在不可避免的经济周期变化中,面对市场竞争加剧、业务环境压缩、银行授信有限等各种各样的困难,杉杉物产已经在期现业务的道路上构建起了大风控体系、研究体系、资金管理体系、ERP体系,打造出了其独具特色的核心竞争力。以风险管理为核心,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通过对期现市场工具的运用,快速抓住变局中的机遇,开创公司发展的新局,大步走向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宗商品贸易商的目标。

免责声明: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为了传递信息,我们转载部分内容,尊重原作者的版权。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头条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20210259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