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业集团麻家梁煤业公司做好“降减提”增强发展动能

核心提示:煤业集团麻家梁煤业公司严格落实集团公司“降本增效、减员增效、提质增效”工作要求,以“深挖内部潜能,加强成本管控”为抓手,止血堵漏,开源节流,通过创新管理模式、防范经营风险、加强煤质管理等,控制成本投入,减少费用支出,稳固经营盘子,实现提质增效,增强企业强劲发展动能。   “降”,挖潜堵漏,降本增效。该公司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
煤业集团麻家梁煤业公司严格落实集团公司“降本增效、减员增效、提质增效”工作要求,以“深挖内部潜能,加强成本管控”为抓手,止血堵漏,开源节流,通过创新管理模式、防范经营风险、加强煤质管理等,控制成本投入,减少费用支出,稳固经营盘子,实现提质增效,增强企业强劲发展动能。
  “降”,挖潜堵漏,降本增效。该公司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麻家梁煤业公司契约化考核办法》《麻家梁煤业公司经营管理实施办法》等管理措施,推进契约化管理和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全面推行预算管理,按照“先预算、再计划、后使用”的原则,重点对产量、进尺、劳动定额、材料定额、修理定额等重大费用支出进行严格把控。凡是要产生大额费用的,必须先列出预算清单,报分管领导审核通过后,方可执行。建立材料配件消耗“责任清单”和“消耗档案”制度,按照“谁使用、谁保管、谁负责”的原则,不断完善了“日清帐、旬分析、月总结”考核奖罚制度;加强井下主要材料及配件回收复用,扩大回收范围和品种,合理测算和出井回收任务,严格执行回收考核奖惩制度,提高复用率;加大自制自修力度,扩大修理项目,减少外委修理费,落实好“降本、增效、止血、堵漏”各项措施;严格控制生产准备过程中的材料配件消耗,如发现材料费超过预算暂停领用发放,再由生产队组填写申请报告,写明超支原因,由主管领导把关,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准许发料,避免了不合理的材料投入,合理控制非生产性材料费用,有效控制材料总成本。
  “减”,深化改革,减员增效。该公司建立职责清晰、精简高效、运行专业的管理机制,按照“人岗事相匹配、责权利相统一”思路,结合矿井实际和岗位需求,合理进行定岗、定编、定员,将部分职能相近的部门、专业相通的单位进行整合重组,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职能交叉、多头管理的现象发生。对业务不相近、岗位不相宜的单位进行单独设立,充分发挥业务相同、人岗相宜的专业优势。相继成立了综采办、生产准备办、机电维修队、风井管理部、人才储备中心、安保中心等专业职能部门。通过整合重组,机构减少了,业务集中了、人力资源得到了优化重组,干部员工的精神面貌有了显著改善,企业活力得到明显增强。同时,按照“1311”选人用人标准,将想干事、能干事的优秀人才选出来、用起来,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和平台上,使干部队伍更加符合高质量发展需要。
  “提”,加强管理,提质增效。该公司注重从源头抓好煤质管理,开展了以“提高顶煤回收率,降低原煤含矸率”为主的放顶煤优化试验,针对放顶煤工艺矸石量大的实际情况,优化工艺流程,采用单轮间隔放煤工艺,矸石混入减少8%,工作面回收率提高5%,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大力优化巷道和支护设计,针对旧面停采回撤支护材料费用高的情况,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大胆改进支护方式,将原四排顶板支护改为三排支护加钢梁,并简化了支护工序,大大降低了支护成本,减少了巷道二次支护材料费用;强化煤质制样分析,制定月度、季度、年度煤质分析化验制度,坚持“一面一策”“一周一测”现场煤质控制,做到发热量“每卡必争”,确保原煤质量稳定;加大煤质化验和检测力度,降水分、降灰分、降硫分,严把“采、制、化”操作全过程质量关,实施动态监测分析和跟踪管理,准确化验煤质数据,保证井下原煤煤样全部达标;同时,洗选精煤公司优化洗选工艺,加强煤质动态管理,精煤产出率增加10%,排矸相对减少10%左右,洗耗在现有的基础上降低了5—6%,实现了提质增效。 (通讯员 彭斌 责编 刘占敏)

免责声明: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为了传递信息,我们转载部分内容,尊重原作者的版权。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头条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20210259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