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钨矿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现状

   2020-01-29 6860
核心提示: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钨矿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早在1991年,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将钨、锡、锑、离子型稀土矿产列为国家实行保护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钨矿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早在1991年,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将钨、锡、锑、离子型稀土矿产列为国家实行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的通知》(国发[1991]5 号),将钨列为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并实行钨开采总量控制。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仍保留对钨及钨制品的国营贸易管理权,被列为国营贸易出口产品管理的钨品品种有13个,目前我国具有钨品出口资质的国营贸易企业有12家,依据《外贸法》中有关为维护国家安全或社会公益利益国内供应短缺或为有效保护可能用竭的国内资源等原则,对钨品出口实行配额管理。
     我国钨矿开采已近百年,1949年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钨矿山生产规模、技术开发能力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在采矿工艺方法、技术装备、通风防尘、地压控制、选矿工艺方法、选矿药剂、细泥处理和共伴生矿资源综合回收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钨矿资源开发利用整体水平明显提高,黑钨矿选矿回收率由建国初的66%提高到目前的80%以上。通过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黑白混合钨选矿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使得难选钨多金属矿选矿回收率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而且可以高效率回收钼、铋等共伴生元素。但是,从总体上看,除小部分矿山外,大部分矿山因资金不足,科研投入少,人才流失,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缓慢,导致我国钨矿资源开发利用整体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伴生金属资源综合利用回收率不高。2009年,我国钨矿(坑采)平均开采回采率为89.60%,平均选矿回收率为71.08%
      在中国钨业协会统计的24家主要钨矿山中,2009年黑钨矿山选矿回收率最高为87.19%,最低为82.80 %;白钨矿山选矿回收率最高为77.23%,最低为59.90%;黑白混合钨选矿回收率最高为59.92%,最低为58.20 %。调研发现,有些白钨矿区的选矿回收率只有40 %。由于近几年入选原矿品位逐年下降,选矿回收率略有下降,采矿损失率总体维持在较高水平。其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白钨矿地质品位低、钨矿入选品位逐年下降。我国钨矿资源主要特点是:富矿少、贫矿多、难选矿石多,以白钨、黑白钨共生、共伴生为主。2009年,我国查明钨资源储量571万吨(WO3),其中黑钨矿占23.33%,白钨矿占66.90%,混合钨矿占9.79%80%以上的白钨矿床地质品位小于0.4%,低于国外品位,而且组分复杂,共伴生的白钨矿床占全部白钨矿床的70%。在现有白钨矿山中,除少数外,大部分白钨矿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选矿回收率低于60%,比黑钨矿选矿回收率低15个~25个百分点。随着钨矿资源的逐年开采,钨矿山入选品位呈逐年降低的趋势,钨矿品位下降,造成采选成本提高,选矿难度增加,选矿回收率难以提高。
     黑钨矿和白钨矿以及黑白钨混合矿选矿工艺各不相同,回收率也存在较大差距。黑钨矿和白钨矿以及黑白钨混合矿3种钨矿的选别技术条件有很大的差别。黑钨矿石选矿以重力选矿为主;白钨矿石多采用浮选法选矿;黑白钨混合矿则涵盖了黑钨矿和白钨矿的综合选矿技术。我国的黑钨矿多为石英大脉型或细脉型钨矿床,属气化高温热液型矿床,矿石中的矿物成分相对比较简单,黑钨矿呈粗大板状或细脉状晶体在石英脉内富集,嵌布粒度较粗,易于分离,选矿回收率高;而白钨矿主要是砂岩型、复合型(细脉浸染型-云英岩夕卡岩复合型),矿石中有用矿物和脉石矿物成分都比较复杂,有用矿物结晶粒度细,常呈浸染状嵌布于矿石中,多属难选矿石,选矿回收率低。
     黑钨矿开采量呈下降趋势,白钨、混合钨矿开发以及低品位钨综合回收利用呈上升趋势。黑钨矿开采量呈下降趋势,以及钨精矿价格的回升,促进了白钨、黑白混合钨以及低品位钨的综合回收利用。近几年来,我国新建了一批大型白钨矿和黑白钨混合矿选矿厂,其选矿回收率远低于黑钨矿选矿回收率;一些企业投资开发利用含钨尾矿、钨渣,回收利用废钨碎料;一些低品位的钨矿床也开始建设并开采。这些新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平均钨选矿回收率有所下降。
     钨矿开采深度逐年向下延伸,采矿贫化率和损失率上升。我国钨矿开采主要方式为地下开采,露天开采仅有福建行洛坑钨矿及江西分宜珠江矿业等少数几个矿山,开拓方式主要为平硐、斜井或竖井联合开拓,主要的采矿方法为浅孔留矿法、阶段崩落法、全面法和分段空场法。钨矿大多为脉状薄或极薄矿体,采矿贫化率一般比较高,因此开采废渣(废石及尾矿)较多,开采回采率也不高。并且随着开采深度逐年下延,开采成本、采矿难度也不断上升。
     我国钨矿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规划建议目标
 
     “十二五期间,我国钨业应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依照统筹规划、科学开发、合理利用、依法保护的原则,以控制总量、淘汰落后产能、加强技术改造、推进资源整合和企业重组为重点,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充分利用境内外两种资源,着力抓好再生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努力缩小与国外先进企业的差距,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统筹安排钨矿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任务,促进我国钨业全面、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努力使我国钨资源大国转变为钨工业强国。
     20081231日,由国务院批复,国土资源部发布的《中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年~2015年)中指出:依法确定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实行有计划勘查和开采。对钨、锡、锑、稀土等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的勘查和开采实行规划调控、限制开采、严格准入和综合利用,严格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年度开采总量指标控制,严禁超计划开采和计划外出口。
    
钨矿开采总量目标。强化资源忧患意识、战略意识和资源保护意识,推进资源整合,实现集约化、规范化开采,严格控制开采总量。在充分利用境内外两种资源和二次资源的基础上,到2015年,通过深入治理整顿、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逐步使钨精矿生产总量(主采钨矿)控制在8万吨(WO365%)以内;在调整出口产品结构的基础上逐年减少初级钨冶炼产品的出口量配额,促进产品优化升级,使钨品出口总量控制在3万吨(金属量)以内。
     钨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目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提升矿山采选技术水平,提高开采回采率和选矿回收率。至2015年,我国钨矿平均开采回采率90%,平均选矿回收率80%,平均资源综合利用率72%以上。其中黑钨矿平均选矿回收率达到84%,力争达到86%;白钨矿平均选矿回收率达到74%,力争达到76%;黑白混合钨平均选矿回收率达到60%,力争达到62%

免责声明: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为了传递信息,我们转载部分内容,尊重原作者的版权。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20210259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