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投入16.9亿元修复矿山 从煤海到花海的蝶变

   2023-09-06 206270
核心提示:八月的霍林郭勒草原碧绿千里,微风带着青草的气息扑面而来。走进国家电投内蒙古霍林河露天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北露天煤矿的生产现场,一边是一望无垠、长势喜人的满目翠绿和错落有致的梯田,另一边是繁忙的露天采矿场景……令人不禁赞叹,工业经济发展与绿色生态可以做到如此的和谐共生。

八月的霍林郭勒草原碧绿千里,微风带着青草的气息扑面而来。走进国家电投内蒙古霍林河露天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北露天煤矿的生产现场,一边是一望无垠、长势喜人的满目翠绿和错落有致的梯田,另一边是繁忙的露天采矿场景……令人不禁赞叹,工业经济发展与绿色生态可以做到如此的和谐共生。

不久前,北露天煤矿迎来首批游客,来自大连市的26名游客到矿上生态修复治理区参观,目前北矿已经成为霍林郭勒工业旅游的一个景点。从过去“灰头土脸”的煤炭开采现场,到现在“俯瞰轮廓融入草原,平视天际错落有致,远看整体绿意盎然,近观群落物种丰富”的近自然生态效果,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所属五矿(南露天煤矿、北露天煤矿、扎哈淖尔煤业公司、白音华蒙东煤业公司、白音华露天矿)实现了华丽转变。

践行可持续发展,打造“绿色矿山”

多年来,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践行国家“3060”双碳目标实施和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自矿山生态修复以来,该公司按照“打造我国高寒地区绿色矿山标杆”的工作目标,全力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不断在矿山生态修复技术优化、绿色发展长远规划等方面创新突破,所属露天煤矿矿山生态修复已累计完成修复7.5万亩,投入资金16.9亿元。

该公司煤炭部主任冯树清介绍说:“我们提前实现了‘一年大变样、三年彻底整改’的工作目标,今年修复工作力度不减、标准不降,计划投入资金2.46亿元,将完成新增矿山生态修复面积近10000亩。”

如今,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所属五矿已全部达到国家级绿色矿山标准。“通过几年的努力,内蒙古公司所属五矿到界排土场生态修复区植被覆盖度由65%提升到90%,水土流失强度由4049吨/公顷·年,下降至3443吨/公顷·年,随着重建植被的生物量逐年增加,这些指标还会稳中有进。”该公司煤炭部安全环保管理高级主管李云峰说。

推进常态化治理,打造“生态矿山”

昔日灰色的矿坑不仅换了“新色”,不少小动物也逐“绿”而来,栖息在排土场。在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的同时,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进一步加强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针对所属五矿地处北方高寒及草原生态脆弱地区的实际,综合固有的气候、土壤条件等制约整体治理进程和质量的瓶颈因素,积极寻求方案,开展多种乡土优势物种种植试验,采取永、临结合的技术措施,重建可以自然演替的群落结构。同时,打通生态廊道,并采取施加有机肥、微生物菌剂等方式改良土壤,进一步提高生态修复及其辐射区内的物种多样性和生物固碳能力。

近年来,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所属五矿已完成栽植樟子松、云杉、紫穗槐、小叶锦鸡、沙棘等多年生乔灌木,紫花苜蓿、沙打旺、披碱草等草本植物10余种。伴随着矿区环境的不断改善,引来斑脸海番鸭、黄头鹡鸰、蓑羽鹤等鸟类在排土场上翩翩起舞、展翅飞翔、栖息觅食。同时种植万寿菊、百日草等花卉,打造煤田花海栈道,引来蝴蝶、蜜蜂等昆虫觅食,充分展示着现代矿山与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科技升级赋能,打造“智慧矿山”

在传统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方法的基础上,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还全力加大科技运用力度,通过运用智慧生态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植被生长的温度、湿度、养分等指标。同时,全面把无人机应用到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中,利用航拍及搭载的多光谱相机航测技术对生态修复区域进行巡航,分析土壤条件、跟踪植被长势,为生态修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在全力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的同时,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依托“5G技术”运用无人机巡检、百吨级自卸车无人驾驶、挖掘机远程控制系统,逐步实现了“少人、无人、机械换人”的智慧安全高效开采新局面。目前,正在积极推进氢燃料电池与锂电池混合为动力的新型矿车的应用,为打造“智慧、无人、绿色、零碳”的智慧化矿山体系贡献了科技力量。

 来源:内蒙古日报

免责声明: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为了传递信息,我们转载部分内容,尊重原作者的版权。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20210259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