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市场的分析和展望

   2023-06-05 4130
核心提示:有色金属市场的分析和展望➤ 有色金属市场发展的3个趋势目前,有色金属市场存在几个发展趋势。一是,将持续面临地缘政治、供应链扰动等挑战。一方面,部分资源国面临债务危机、政治动荡和ESG等问题;另一方面,部分国家以降低风险为名义,进行贸易和行业保护,破坏了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二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发展关键要

有色金属市场的分析和展望

➤ 有色金属市场发展的3个趋势

目前,有色金属市场存在几个发展趋势。

一是,将持续面临地缘政治、供应链扰动等挑战。一方面,部分资源国面临债务危机、政治动荡和ESG等问题;另一方面,部分国家以降低风险为名义,进行贸易和行业保护,破坏了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二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发展关键要看需求。过去一段时间,中国铜消费增长迅速。一方面,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影响,房地产、家电消费等传统产业需求承压;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新兴产业需求快速增长,且长期增长情况乐观,将带动铜、铝、铅、锌、镍、钴、锂等有色金属需求。

三是,产业金融化、竞争资本化、实现方式窗口化特征加深。在“产业周期”与“资本周期”合力作用下,有色金属行业金融属性更加明显,国内企业面临定价权受制于人、金融市场易受国际资本狙击的多方风险。多年来,上海期货交易所开发了多种期货品种,产业和金融的结合越来越好,而期货市场的发展推动了产业竞争方式发生改变。商品价格高波动率和“黑天鹅”事件常态化,推动了保供稳价的实现方式日趋窗口化。

➤ 有色金属商品供需的分析和展望

铜市场供需情况方面,现阶段,铜矿、精炼铜产量均有所增长。尽管受到海外矿山品位降低、新项目进度缓慢、部分在产项目停产/减产等干扰,全球铜矿、精炼铜产量仍保持增长。

随着铜精矿进口量大幅增加,加工费走高,有色金属利润率复苏。铜加工费的改善,对冶炼行业的利润帮助较大。从需求来看,全球精炼铜消费小幅上升,预计今年甚至明年还会维持小幅增长。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也保持了高速增长,该领域的消费增长抵消了铜消费在传统房地产行业下降的影响。全球精炼铜供需或从紧平衡转向小幅过剩。在“稳增长”政策下,基建持续发力、房地产行业或逐步改善。2018—2019年处于高峰期的铜矿投资即将迎来投产期,铜精矿供应保持宽松;精炼铜产能也将有所增加,且在相对高位加工费的支持下,保持较高产能利用率;预计供应增速超过需求增速。此外,预计随供应增加而有所增加,库存将维持相对低位。

铅供需方面,由于部分矿山资源枯竭或品位下降、社区冲突、能源成本上升导致电价上涨等原因,部分矿山、冶炼厂关闭或暂停生产,导致精炼铅供应小幅下滑。预计后市需求保持平稳,原料依然偏紧,精炼铅供应将出现小幅过剩。尽管在发达经济体及中国,存在锂电池替代铅酸电池的压力,但印度、东南亚地区及其它发展中国家,车用铅酸电池消费仍在增加,全球精炼铅消费短期内保持稳定;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推进,储能电池等领域的应用将带来新的增长空间。由于全球铅矿的增量有限,随着国内外冶炼企业开工率回升,国内铅矿资源端将进一步紧张;国内废电瓶供应紧张问题将进一步缓解,再生铅有望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将导致全球精炼铅供应出现小幅过剩。须警惕海外冶炼厂开工率不及预期、废电瓶成本坚挺等对生产的约束。而全球铅库存水平将持续处于较低水平。

锌供需方面,由于海外矿山品位降低、计划外检修、新项目进度缓慢等因素影响,海外锌矿产量增长乏力。由于全球制造业疲软,锌消费复苏放缓;国内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影响了我国锌的消费;在锌价外强内弱的格局下,我国精炼锌进口大幅下降,出口大幅上升。预计锌消费需求缓慢复苏,锌矿和精炼锌供应均将有所增长,精炼锌或小幅过剩。

镍需求方面,近两年,全球镍矿保持增长态势。展望后市,预计全球镍供需将逐步趋于平衡或略宽松。在国内钢铁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由于全球镍金属供应大幅增加,镍市场将逐步趋于平衡或略宽松。全球镍金属供应量将大幅增加,主要影响因素一是俄镍在上期所以人民币为结算方式进行交易,上期所的镍库存因此增加,国际市场影响力大幅提高;二是随着“红土镍-高冰镍-硫酸镍”成功投产,硫酸镍不再依赖电解镍为主要原料,电解镍对市场定价的决定权或将逐渐趋弱。

免责声明: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为了传递信息,我们转载部分内容,尊重原作者的版权。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技术
  • suya
    加关注4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20210259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