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鲁特旗石长温都尔铅锌矿采矿权转让

  • 区域:内蒙古通辽市
  • 留言暂无
  • 浏览599
  • 更新:2021-12-09 11:44
  • 到期:长期有效
详细说明

内蒙古扎鲁特旗石长温都尔采矿权简介

 

一、基本情况

内蒙古扎鲁特旗石长温都尔铅锌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扎鲁特旗巴雅胡尔胡硕镇境内,2010年4月20日办理采矿证,是我队与上海先谷矿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王福通(个人)共同合作开发的矿山,我队占有25%股权,合作方占有75%股权,采矿权拥有人为我队与合作方共同成立的合资公司-通辽龙通矿业有限公司。开采矿种为铅矿、锌;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生产规模为9.00万吨/年,矿区面积2.501km2。矿区范围分别由三部分组成,分别开采I号、II号、III号矿带矿体。

二、区域地质背景

矿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内蒙古中部地槽褶皱系(Ⅰ级)苏尼特右旗晚华力西褶皱带(Ⅱ级)哲斯复向斜(Ⅲ级)的东部,锡林浩特中间地块与苏尼特右旗晚华力西地槽褶皱带接触部位。

区域上出露地层自老至新有二叠系下统、侏罗系中、上统、白垩系、第三系上新统及第四系,其中二叠系下统地层是本区主要赋矿围岩。

本区侵入岩比较发育,主要有中细粒二长花岗岩、斜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闪长岩、石英二长斑岩。

区域上构造比较发育,有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和火山构造。褶皱构造为黄合吐复背斜的一部分,矿区内发育着次级褶皱构造,火山构造为二叠纪火山基底隆起及叠加其上的侏罗纪火山构造。东西向、北西向、北北西向、北东向、南北向,其中东西向、北西向及北东东向构造与成矿关系密切,同时又是本区主要容矿构造。

区域矿产特征呈现本区处于夹持于NNE向嫩江深断裂和大兴安岭主脊深断裂之间,靠近大兴安岭主脊深断裂一侧,受深断裂次级北东向的大断裂和北西向大断裂及基底东西向大断裂控制,银铅锌铜等多金属矿产呈现北东成带、北西成列、东西成行的展布特征,在矿区外围北东部有黄合吐银矿、铜铅锌矿床,铜矿点,在矿区南西侧分布有哈德营子铜多金属矿点、同西乌拉铜矿点、乌兰楚鲁特铜铅锌多金属矿点,以及多处铜、铅、锌、银多金属矿化点分布,正处于北东向黄合吐铜铅锌成矿带上,成矿地质环境十分优越,成矿地质条件非常有利。

三、矿区地质特征

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古生界二叠系下统大石寨组(P1d)及中生界侏罗系上统满克头鄂博组(J3m)。古生界二叠系下统大石寨组(P1d),出露面积约占矿区面积的四分之三,划分为三个岩性段。主要岩性为安山质凝灰岩、安山质粗凝灰砂板岩、安山质细凝灰质砂板岩,岩层总体走向北西向,呈褶皱形态产出。该组地层厚2348m,是本区含矿石英脉主要围岩;侏罗系上统满克头鄂博组:为一套陆相中酸性火山岩,主要岩性为英安山质凝灰角砾岩,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厚度301m;第四系地层:矿区内分布于冲沟两侧,主要为粘土、残破积层和冲积层松散堆积物,厚度0~50m。

岩浆岩:矿区主要分布有燕山早期中酸性浅成—超浅成侵入岩,主要有闪长岩、石英二长斑岩、二长岩,呈岩株、岩枝、岩墙产出。脉岩较发育,主要为闪长岩脉、闪长玢岩脉、安山玢岩脉、花岗斑岩脉、流纹岩、石英脉等。

矿区构造:褶皱构造:敖林达背斜构造位于1号矿带北东侧,背斜轴走向320°~330°,南翼地层被F13F14压扭性断层破坏,I号矿带分布于该背斜南翼;火山构造:石长温都尔火山穹窿构造形成于燕山期,中心被闪长岩、石英二长斑岩充填,向外北—西南侧发育次级放射状断裂构造,它与基底构造,叠加复合控制区内矿脉空间分布。

断裂构造主要有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是本区矿脉的容矿构造。

四、矿带、矿脉、矿体特征及矿区资源储量

1、矿带特征

矿区范围内(49km2),从南至北,按控矿因素和矿脉空间分布特征划分四个矿带,即I号矿带,分布于敖林达矿区(北东东向),II号矿带(北西西向),III号矿带(北西向),而II、III号矿带分布于石长温都尔矿区,TV号矿带(北北西向),分布于好布沁达板,别人取得探矿权。

I号矿带:长2500m,宽1000m,总体展布方向30°-70°,由17条矿脉组成,主要近矿围岩为安山质凝灰岩,控矿构造主要分两组,即北东东-北东向和北西走向,主要矿种以Cu、Ag为主,其次Pb、Zn。

II号矿带,长:2500m,宽1400m,总体展布方向310°,由9条矿脉组成,主要近矿围岩为安山质凝灰岩,控矿构造为北西向,走向280°-300°,主要矿种以Pb、Zn为主,其次为Ag。

III号矿带,长2500m,宽800m,总体展布方向310°,由7条矿脉组成,主要近矿围岩为安山质凝灰岩,控矿构造为北西向,走向290°-300°,主要矿种以Pb、Zn为主,其次为Ag。

Ⅳ号矿带,长2000m,宽1000m,总体展布方向326°,由5条矿脉组成,主要近矿围岩为安山质凝灰岩,控矿构造方向315°-320°,主要矿种以Ag为主,其次Pb、Zn、Au。

2、矿脉特征

现将本区主要矿脉叙述如下:

I-2号矿脉,分布于I号矿带4—16线间,形态呈脉状,沿走向及倾向呈舒缓波状,走向30°-75°,北西倾,倾角45°-60°,近矿围岩为安山质凝灰岩,地表呈蚀变破碎带形式,由16个探槽2个浅井控制,控制长910m,平均水平厚度3.90m,地表分析品位均偏低(<0.5%),深部由8个钻孔控制,控制倾斜延深80-345m,平均水平厚度2.41m。分析品位:Cu:0.01-1.65%,Pb:0.01-4.22%,Zn:0.10-6.70%,Ag:1.00-265.5×10-6。目前为主要探采矿脉之一。

I-8号矿脉,分布于I号矿带西侧,形态呈脉状,总体走向315°,南西倾,倾角45°,地表由2个探槽控制,控制长150m,平均水平厚度5.60m,分析品位:Cu:0.06-1.00%,Pb:0.23-2.24%,Zn:0.14-1.19%,Ag:4.00-79.33×10-6  ,深部由2个钻孔控制,控制延深95m-115m,水平厚度0.57-10.54m,平均品位:Cu:0.06-1.00%,Pb:0.37-0.24%,Zn:1.19-0.48%,Ag:23.64-79.33×10-6,地表呈破碎带形式,目前正准备开发。

I-10号矿脉,分布于I号矿带8号勘探线北端,是本区独特缓倾斜矿脉,走向310°-315°,南西倾,倾角30°-40°,形态呈脉状,近矿围岩为安山质凝灰岩,地表由3个探槽控制,控制长195m,平均水平厚度6.30m,分析品位:Cu:0.11-1.24%,Ag:10.00-33.00×10-6,最高达480.00×10-6,深部三层坑道及2个钻孔控制,控制长150m,斜深123.00-245m,平均水平厚度1.43m,平均品位:Cu:0.75%,Ag:165.49×10-6,通过深部工程揭露该矿脉向北西方向具有一定的延长及延深。目前为本矿主要探采矿脉之一。

II-1号矿脉,分布于II号矿带313-316线之间,形态呈脉状,走向300°,南西倾,倾角65°-85°,近矿围岩为安山质凝灰岩,地表出露长1400m,宽0.86-1.10m,地表由10个探槽,浅部由2层坑道 及深部3个钻孔控制,分析品位:Pb:0.20-10.02%,Zn:1.08-9.90%,Ag:85.00-201.16×10-6,地表呈蚀变破碎带形式,该脉早期个体已出大部分,目前正准备开发。

III-5号矿脉,分布于III号矿带109-212线之间,形态呈脉状,总体走向300°,北东倾,倾角75°-85°,近矿围岩主要为安山质凝灰岩,地表控制长1300m,平均宽1.35m,地表由7个探槽,深部由二层坑道及5个钻孔控制,分析品位:Cu:0.10-0.68%,Pb:0.47-9.59%,Zn:0.61-9.90%,Ag:60.00-354.00×10-6,地表呈蚀变破碎带形式产出,目前是本区主要探采矿脉之一。

3、 矿体特征

根据前期提交地质详查报告,目前矿区已发现工业矿体22条,其中I-2-②、I-⑩、II-1-①、II-1-②、III-5-①矿体工程控制程度较高,现分述如下:

I-2-②号矿体:赋存于I-2号矿脉内西段4-16线间,总体走向30°-70°,北西倾,倾角45°-65°,近矿围岩为安山质凝灰岩,形态呈脉状、透镜状,矿体呈蚀变岩型,局部硅化较强,其特点,硅化亦强处,Cu、Ag品位增高,深部由一层坑道及8个钻孔控制,控制长度570m,平均水平厚度2.65m,平均真厚度2.16m,平均品位:Cu:0.86%、Pb:1.33%、Zn:1.61%、Ag:89.51×10-6,目前是本矿区主要探采矿体之一。

I-2-③号矿体,赋存于I-2号矿脉东段7-15线间,走向70°,北西倾,倾有45°-60°,近矿围岩为安山质凝灰岩,形态呈脉状、透镜状,深部由一层坑道控制,目前控制长近100m,平均真厚度2.30m,平均品位:Cu:0.56%、Ag: 109.51×10-6 目前是本矿区主要探采矿体之一。

I-⑩号矿体,赋存8号勘探线北西端I-10号矿脉内,近矿围岩为安山质凝灰岩,矿体走向325°,南西倾,倾角30°-40°,形态呈脉状、透镜状,深部由三层坑道及3个钻孔控制,控制矿体长140m,平均真厚度1.60m,平均品位:Cu:0.75%、Ag :165.49×10-6,目前是本矿区主要探采矿体之一。

II-1-①号矿体,位于II-1号矿脉内南端,近矿围岩为安山质凝灰岩,走向225°,北西倾,倾角84°,呈脉状,深部由二层坑道及1个钻孔控制,控制长220m,平均真厚度0.98m,平均品位:Pb:2.50%、Zn:5.12%、Ag:167.30×10-6,该矿体在龙通矿业接手前已被个体采出大部分,目前正准备开发。

II-1-②号矿体,位于II-1号矿脉中部,309—305线间,近矿围岩为安山质岩屑晶屑凝灰岩,总体走向305°,北西倾,倾角70°-85°,形态呈脉状,地表由6个探槽控制,浅部由一个穿脉控制,控制长度252m,平均水平厚度1.46m,平均品位:Pb:1.27%、Zn:2.24%、Ag:31.28×10-6,目前正准备开发该矿体。

III-5-①号矿体,赋存于III-5号矿脉北西端,呈脉状,深部由二层坑道及1个钻孔控制,控制长度112m,平均真厚度2.56m,矿体走向286°,倾角北东,倾角86°,近矿围岩为安山质凝灰岩,目前坑道揭露矿体长120m,平均宽1.56m,平均品位:Pb:2.27%、 Zn:4.12% Ag:81.28×10-6

4、矿区资源储量

石长温都尔银多金属矿经历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地质工作,根据1996年、2006年详查提交的资源储量成果矿区资源储量:矿石量: 169.74万吨,金属量(Pb+Zn+Cu+ Ag):35006.5吨,资源类型为122b+333类型,平均品位铜0.82%,铅1.1%,锌1.7%,银142.36×10-6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资源储量是根据实际提交报告和龙通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后期坑探进行估算的,而依据详查报告所提交资源储量与矿山后期实际资源储量略有区,后期经工程验证有的品位比较好,有的品位较差。目前,该矿正在编制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以便进一步准确确定矿区资源量。

五、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该矿区选矿试验报告早在1996年12月测试,由北京冶金设计研究总院承担并测试。可选性试验结果为原矿在经一段磨矿,细度为 -0.076mm的70%条件下,依次进行Cu、Pb、Zn优选浮选,铜粗精矿经再磨三次精选,铅粗精矿经再磨四次精选;锌粗精矿经三次精选的流程,可获得高品位的铜铅锌精矿。铜银回收率分别为70.95%、6.78%;铅银回收率分别为91.58%、79.38%;锌银回收率分别为90.02%、3.62%;银在三种精矿中的回收率为89.83%。所获得三种精矿主要元素含量及有害杂质允许含量,基本达到国家标准,详见选矿试验报告。

六、前景与可行性分析

1、前景分析

该矿山处于北东向白音诺尔甘珠尔庙铅锌银成矿带中东部,赋存于小~大型矿山多处,因此,成矿地质条件十分有利。

矿区内发现有望矿体22条,均有规律分布,目前仅开发3~4条,还有大部分矿体有待开发,而且从现有工程揭露分析,具有上贫下富趋势,局部矿体厚度大,品位高,矿体形态多呈脉状、铁状、叠瓦状,豆状,规模上延长及延深很大,因此,有望成为中大型矿山

在该矿北1公里处有赛布尔银铅锌矿其矿体特征、矿石类型相同,品位略高,规模相似,矿体数量不多(目前发现6条),在该矿北紧邻银铅锌矿(华北地质队矿权),其矿体特征、矿石类型相同,品位略高,规模相似,矿体数量不多(目前发现11条),经多位知名地质专家分析以石长温都尔为中心形成环形构造,有利于形成中~大型矿床,因此该矿前景非常可观。

2、可行性分析

首先从资源上有一定储量,服务年限长(按10年算,详查报告为13.9年),具有充分时间资金回收。

矿山己具备探矿、采矿、选矿能力的成型矿山,只是设备加以维修或更新即可出产品销售,减少矿山建设时间,提高资金回收时间速度。

该矿是银、铅、锌、铜多金属矿山,只要加强综合回收选矿能力,还是具有一定经济效益,因此,银、铅、锌、铜综合效益还是可观的。

七、下步工作设想

矿山自取得采矿证以来,基本上未开采。由于通辽龙通矿业有限公司资金不足,不能保证后期探矿、采矿所需资金,其次是缺乏采矿行业管理经验,造成矿山很难正常生产,为此,欲寻求有经济实力的企业进行矿权转让或合作。

内蒙古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一〇八队

2019年3月


举报收藏 0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联系方式


更多>该企业最新矿权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2021025988号-2